-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安国生卒年及是否献《古文尚书》考.doc
孔安国生卒年及是否献《古文尚书》考
摘 要:西汉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儒学大师,其中卓有成就的儒学大师就有孔安国,然而现存的史料对其生卒年及相关生平事迹记载多有隐晦不清的地方。本文旨在根据现有史料对其生卒年进行考证,主要以孔安国任侍中博士、任谏议大夫及任临淮太守时间为坐标参考系,并对《古文尚书》进行考证,以求考证出新的结论。
关键词:孔安国;生卒年;《古文尚书》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30-02
一、孔安国的生卒时间考证
对于孔安国生卒年现存的研究有众多说法,此处笔者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胡平生先生[1]以两序为主折中全部材料,排列出了一张“孔安国大事年表”,推断孔安国大概生活在公元前158年――公元前98年。张固[2]借鉴胡平生先生所列,并对“孔安国大事年表”重新排列,推断孔安国大概公元前149年――公元前90年。丁晏[3]认为其应“生于景帝初,元狩五年三十岁,将几四十岁卒。”单承彬[4]认为其应生活在“略生于景帝初期(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50年),卒于元鼎、元丰之间(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5年)。根据以上考究,可以得出两种结论:一是认为孔安国大致活了60岁左右,二是认为孔安国大致活了40岁左右。孔安国生活在哪个时间段,在世时间是多少年,这两个疑问还是值得我们考榷的。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史料来考究一下在世时间哪个更加合理。根据有料记载的孔安国生平事迹来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其不同任官时期来考证。
孔安国的生卒年到底是哪个阶段呢?本文试图以孔安国任侍中博士、任谏议大夫及任临淮太守时间为坐标,希望以此考证出新的结论。
1.以孔安国任侍中博士为坐标
《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到:“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早卒。”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召丞相、御史、列侯……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五年春,罢三株钱,行半两钱,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夏六月,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由上文得知建元五年即公元前136年。
《汉书?贾谊传》中记载:“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岁馀,最少。”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载孔安国为博士时在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胡平生等先生已详细考证了《孔子家语》,认为此书并非伪造。当前,虽然《家语?后序》的真实性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考察,但是笔者假定其为真,再以其他史料来验证此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有记载:“余述皇帝以来,至太初而乞。”安国为今博士,也就是说安国做经学博士是在武帝时期,而文帝时期召为博士的贾谊最为少,差不多二十多岁的时候,最小年龄也应该是二十好几。公元前136年初置博士,此时安国若任博士二十岁馀,那出生年份应该是公元前156年左右,元朔五年即公元前124年,为博士置弟子,安国当时已任博士是符合前后史料的。综上安国的出生年份大约在公元前156年左右。
2.以孔安国任谏议大夫为坐标
所列史料如下: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鲋弟子襄,年五十七……子襄生忠,年五十七,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
《孔子家语?后序》中记载:“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少学《诗》于申公。”
《孔子家语?后序》中亦记载:“年四十为谏议大夫。”,“元封年间,吾仕京师。”(《孔子家语?后序》史料较晚,在当今学术研究中对其真伪莫衷是一,在此我们暂且认定其的真实性。)
《汉书?儒林传》中记载有:“武帝初即位,……申公时已八十馀……”(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申公已逾八十。)
通过上述可查史料我们可知在孔安国任谏议大夫之前的一些人生经历,他是孔子的十二世孙,对儒学肯定从小是耳濡目染,这种良好的家学氛围让其从小对儒学经典都有一定积淀,少学《诗》于申公是完全有这种可能性的。而且古人年少时期我们可认为十五岁以前,正是由于少时知识的沉淀,才可能凭此升迁至谏议大夫等官职。元封元年为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18年初置谏议大夫,孔安国最早于公元前110年任谏议大夫是符合史料分析的,提到仕京师,若孔安国赴京任谏大夫,其自言四十岁为谏议大夫,又由此可推出孔安国最早生于公元前150年。
3.以孔安国任临淮太守为坐标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早卒。”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元狩六年,武帝初置临淮郡。”
《汉书?楚元王传》中记载:“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猝之难,未及施行。”
《孔子家语?后序》中记载:“元封年间,吾仕京师。”
元狩六年即公元前117年,初置临淮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