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doc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但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是一定的,是个不变量,德育内容这个量在不断变大,那教育的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果再加上学校德育活动跟风跑、赶时髦的现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就在所难免。
2. 德育与智育被人为地主次化。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家长和教师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向了智育,德育则成了无关轻重的“鸡肋”。学校方面由于智育考核的可量化性和德育考核的复杂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被弱化和挤占,导致教育内容片面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家庭方面,学生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心态,如果老师夸自己孩子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往往不屑一顾,甚至怀疑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成见。就学生自身来说,对德育的态度更是模糊。现在中学生的苦恼,主要来自于学业上的压力,而对于是否能达到德育的目标,则基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大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参加,也往往只选择与学业有关的活动。
3. 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教育层面互相脱节。一是学校与社会脱节。社会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化,使得许多学校采取了消极的“圈养政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基本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更说不上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习惯及行为。二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学生长期与父母缺乏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家庭对学生的过度溺爱等原因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衔接,各唱各的戏,甚至唱对台戏,势必影响教育的效果。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外在表现
1.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现象普遍存在。一部分中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人为我”,而较少想到“我为人人”, 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缺乏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上 “各自为政”,生活中对人对事更是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教室里椅子倒了没人扶,地上的纸片更是无人问津。
2. 公德意识减弱,责任意识缺乏。中华民族勤奋、节俭、尊老、谦让等传统美德对现代中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中学生中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人越来越多,学校规定穿校服,他们就比鞋子,比书包,比手机款式。班级垃圾桶里每天都有很多食品和饮料,浪费现象极为普遍。考试作弊,甚至吸烟、赌博等不诚信、不文明的现象在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少数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将精神寄托于虚拟世界,久而久之,形成交际障碍,变得难以融入社会。
3. 自律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脆弱。很多中学生往往生活在自我矛盾当中,他们也想努力学习,好好表现,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退缩了;面对老师的教导,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暗下决心,克服缺点,但当真的要付诸努力的时候,畏难情绪又让他们选择了逃避,本来应该“立志长”,结果变成了“常立志”。特别是近年来,离异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特困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他们很容易焦虑、空虚、怀恨在心、难以把握自己,往往因为考试不理想、挨老师批评、和同学闹矛盾等生活小事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4. 知行不统一,亚道德现象突出。中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很多学生并不否认劳动最光荣,但他们自己并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有的中学生还实行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而自己却一切为自己着想,对集体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部分中学生对道德教育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学校里文明守纪,但一出校门,他们上下车拥挤、乱扔杂物、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就暴露无遗,亚道德现象开始在校园内蔓延。“能攀龙附凤”、左右逢源在他们看来是有本事,“为朋友两肋插刀”被认为是讲义气;明星们的一些不雅或与道德要求相违背的行为被校园“追星族”们竞相效仿;甚至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反面人物也成了少数中学生的崇拜对象,而一些值得学习的英雄、模范人物却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
三、解决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途径
1. 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阵地作用。学校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身教”的力量往往比“言传”更直接,更具体,更有感染力,也更容易被现代的中学生所接受。身边道德榜样的力量远远胜于喋喋不休的说教。二是加强学科教育建设。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德育目标,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对学生形成全面而持久的德育影响。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积极营造互动、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pptx VIP
- 舌尖上的广东详解.ppt VIP
-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测试卷附参考答案.doc VIP
- 2023-中国海外投资指数.pdf VIP
- Unit6Nurturingnature招聘启事(单元写作讲义)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原卷版)-.docx
- 简单到难的数独200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x
- 陕09J04-1、陕09J04-2、陕09J04-3 内装修(墙面)、内装修(配件)、内装修(吊顶)陕西 建筑 图集.docx VIP
- 细辛与临床 附 疑、难、重、奇案73例.pdf VIP
- 铁路信号号继电器.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