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 精品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房宫赋精品课件阿房宫赋精品课件

* 第四单元 文言文(1) 14 阿房宫赋 1.字音识记 yìng qiáng màn cēn cī yǐ lǐ yǎo ōu yā zī zhū chuán jì chēng qūn 2.重点词语 趋向 所,座 攻占 传递,传位下去 3.一词多义 假使 统一 全、都 连词,表承接,不译 连词,表转折,却 ……的样子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 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 名词作动词,看做铁锅、石头、土块、沙石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5.古今异义 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 宫室建筑精巧 金玉珠宝等物 可惜 《阿房宫赋》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 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 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 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 1.知人论世 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以 七言绝句著称。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 家, 著有《通典》二百卷。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 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 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 融合前人的长处,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 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 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泛,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 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2.相关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 中谈到写作本文的缘由,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 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 16 岁继位,好声色,兴土木, 游宴无度,不理朝政,在位 3 年便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借 此赋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毁,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 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 国忧民的情怀。 3.关于“赋”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 汉代形成一种特定体制,成为一种文体。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 性质,讲究文采、韵律。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 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 的称“骈赋”、“律赋”。今天有些散文标题也出现“赋”的 字眼,但一般已没有铺陈之意,而是“赞颂”一类的意思,如 峻青的《秋色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 都是文赋的佳作。 要点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 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倾心点拨】答第一问要先找出相关描写,再分类概括。 描写与中心的关系应结合“赋”铺陈的特点来思考。 【探究整理】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 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 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 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 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 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 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通过对 宫室的铺陈,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而为了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展开的横征暴敛,正是 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可见,这些动人的描绘乃是为后 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 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 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 怜焦土”?这里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倾心点拨】理解这句话,需结合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来 体会。辞赋不同于论文,许多地方并不直说,需细加揣摩,方 能体会其内涵。 【探究整理】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这二字, 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 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 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 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 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的阿房宫付 之一炬令人惋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慨叹。秦朝 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意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 *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