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六.ppt

高中地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六.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湘教版选修六

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 * 考纲要求: (1)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2)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油和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知识,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2.认识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我国面临的形势 3.认识煤炭开采中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应对的措施 4.能通过图表和信息,分析评价保护非可再生资源的措施的优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案例的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不盲目悲观,有保护资源的良好意识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时间 最主要能源 社会生产力 18世纪以前 木柴时代 水平低 18世纪 煤炭时代 迅速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 20世纪50年代后 石油时代 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明 现在 石油、煤、各种新能源 推动作用 案例分析: 我们正在利用的石油资源,在历史上曾经代替了哪些资源? (一)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 看书p27-28,分析石油资源枯竭原因: 1.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2. 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需求量大) 3. 石油消耗量远大于新探明的石油储量 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西部 西半球 东部 中国 东半球 世界 分布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格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材料一: 近年来石油产量的增长率赶不上国民经济和原油消费量的增长率 由石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迅速上升 石油出口量 石 油 进 口 量 1993年 材料二: 我国由石油出口国 变为进口国,而且 进口数量迅速上升 材料三: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石油库存量只能维持 20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100多天的库存水平。 石油储备(天)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材料四:我国目前进口石油的结构是:56%来自中东,14%来自亚太地区,23.5%来自非洲,6.5%来自其他地区。 练习: 2004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A、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经营 B、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C、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D、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E、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二)石油危机应对措施 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节约用油,提高利用率 加强地质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 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市场 开发新能源 进一步扩大石油进口渠道 [思考分析]2006年1月23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两国达成在海南建大型储油基地的合作协议,这一合作协议可为中国提供1亿吨的石油储备能力。简要分析海南将建成我国最大的石油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 二、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地下开采 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 处 理 破 坏 2、露天开采 地表植被层遭毁灭性破坏,堆放场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退化 开掘时保护好土层,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 破 坏 处 理 岩层变形、移动乃至破坏,引起断裂、塌陷,甚至地表整体下沉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