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表

《文化生活》知识结构图表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无时不在 2.无处不在 3.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文化现象的普遍性 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的特殊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所创造、是人所特有。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个人的一种素养:① 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要靠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受教育才能形成。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 个人文化素养的表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素养总要通过一定的言行活动和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非意识形态部分(科技、教育、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 意识形态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文化的形式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对国家的影响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文化的作用 (精神力量) 文化对个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三个方面) 怎么办 为什么 1.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倍受关注,其中科技、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是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精神武器。 综合探究:文化竞争力 1.含义 2.表现: 3.世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为什么具有共性和个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的魅力所在;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B 民族节日:(在民族文化中的价值P29) 文化遗产:(地位与作用、保护) : 文化创新 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博采众长、和而不同、以我为主) 4.文化创新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 4.文化创新的意义: 5.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 源泉和作用 文化的继 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含义及表现 2.传统文化的特点: P42 3.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两面性)以及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P42~43 4.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含义、辩证关系、要求) 5.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P44~46 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三个重要途径+其它) 3.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的含义和发展阶段;现代大众传媒的产生(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形式(五种)、作用P37 4.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对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热情欢迎、主动推动) 文化 传播 文化 传播 文化传承与创新 1.辉煌历程:萌芽、雏形、统一、全盛、延续、衰微 2.见证(汉字、史书典藉)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包容性(含义、意义)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时间、原因 5.中华文化的复兴:救亡图存;中共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续写壮丽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基本 特征 1.独特性:①中华文学艺术:特点、作用②中国科学技术: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特点、意义 2.区域性:①原因 ②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