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4
高二历史选修4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 孔子的生平
2、 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 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知识结构:
追求礼乐的一生
出生:公元前5551年出生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
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
试图恢复礼乐,传承礼乐文化。
(1)从政失败
(2)周游列国
(3)献身文教:整理典籍、献身教育事业,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充满着新与旧的矛盾。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
2、目的:
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主要内容:
(1)礼的思想:礼在孔子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孔子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仁德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
(3)中庸思想:协调“礼”与“仁”关系,对立因素统一与和谐旧能形成完美的事物。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倒好处。
(4)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仁、礼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四、对后世的影响
A对中国:
(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3)“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对世界: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课堂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请回答
(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 《论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摘自《论语》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