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诗风的融合 一、民族冲突与融合下的文化繁荣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冲突最剧烈的时代之一,也是各民族融合及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 吕振羽先生指出:“由於这时期民族大同化和各民族关系交错的结果,在汉族,从人种上的体质、面貌、生产技术、生活习惯,以至哲学、科学、文艺、宗教等方面,都加入了其他民族一些成分,有着不少的改变;同时,其他各民族在人种和文化内容上,也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汉民族的一些成分。” 汉化与胡化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汉族农业区,必然为先进的社会所同化,这就是所谓汉化。 匈奴刘渊建汉国 后赵国石勒下令胡人不得凌辱衣冠华族,派官员到各地劝课农桑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所谓汉人胡化,是在长期的交流中,汉人在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了胡人的习俗。 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胡人发明的高足座椅,改变了汉人席地而坐的习惯。 各民族的冲突与融合及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是促成这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重大因素。 魏晋文学自觉 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绘画、音乐以及中国特有的书法皆进入了一个全面勃兴的崭新阶段。 鲁迅认为,魏晋文学“确有点异彩”。 对核心文化(儒学)的批判与解构,对异端思想的汲纳以及对异族文化(印度佛教及少数民族文化)的接受和改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思想的解放带来了人的觉醒和文的转型。 竹林七贤唱响了个性解放的最强音 文学也开始由伦理的向审美的转变 二、南北方文学的对抗与融合 (一)差异与对抗。 由於南方汉族与北方鲜卑等各民族的长期对峙,因而南北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学特色。 南北乐府民歌 北方乐府多表现战争、人民疾苦以及游牧生活、北国风光和尚武精神;而南方乐府多为情歌艳曲。 北方质朴,南方绮丽;北方刚健,南方娇柔;北方雄浑,南方清秀。 宋人郭茂倩:“艳曲生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 北朝民歌 有反映北方游牧生活的,描绘了草原的辽阔壮美: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方民族以畜牧为业,善于骑射,他们锻炼出了强悍的体魄、豪迈的个性和尚武的精神: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必)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琅琊王歌辞》 南北朝时北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民歌中自然便有了此类题材: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企喻歌辞》 另一方面,南北方文学发展也不平衡。 南方优越,北方滞后 因素:社会的发展必然、自然环境的影响、特殊人群的引领。 南方文人的自负 《隋唐嘉话》有这么一则记载:“梁常侍徐陵聘於齐,时魏收文学北朝之秀,收录其文集以遗陵,令传之江左。陵还,济江而沉之,从者以问,陵曰:‘吾为魏公藏拙。’” 《朝野佥载》说:“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於後无敢言者。时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如何?’信曰:‘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其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北方文人的不满 西魏的统治者宇文泰为了与东魏、梁朝抗衡,推行政治、经济和文风的改革。 《北史·苏绰传》说:“自有晋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以成俗。周文(宇文泰)欲革其弊,因魏帝祭庙,群臣毕至,乃命绰为《大诰》,奏行之。……自是之後,文笔皆依此体。” 南方作家激赏的诗句,北方作家却不以为然。 《颜氏家训·文章篇》记载:“王藉(南朝作家)《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江南以为文外断绝,物无异议。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至《怀旧志》载於籍传。范阳卢询祖(北朝作家),邺下(安阳)才俊,乃言此不成语,何事於能?魏收亦然其论。” (二)影响与融合。 北朝乐府除二三曲沿用汉魏晋的旧歌外,都是‘五胡乱华’以後的新词。大约从东晋到梁武帝时陆续传到南方。 南朝乐府在“魏孝文帝时‘吴歌’、‘西曲’都流入北朝,北朝上层统治阶级都十分爱好,间或模仿其歌词。 文人作家间的影响、学习和模仿 《北齐书·魏收传》曾记载了北朝大作家邢邵和魏收对南朝作家的模仿:“收(魏收)每议,陋邢邵文。邵又云:‘江南任昉,文体本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收闻,乃曰:‘伊常於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任昉!’任、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