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理论考试复习参考.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理论考试复习参考

1一、名词解释 强直收缩:连续多次阈上刺激且彼此间隔小于单收缩时程时,则可引起持续收缩,成为强直收缩。 阈电位:刚能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钠泵:一般情况下,分解一分子ATP,可以使三个钠泵出膜外,同时又两个钾泵入膜内,泵的作用是维持神经、肌肉细胞内、外某些离子出现高逆浓度差,如胞内钾高于胞外,胞内钠低于胞外。 去极化:也叫除极化,在生理学中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过程成为去极化。 凝聚原:人类红细胞膜上存在不同的特与糖蛋白抗原,成为凝聚原。 晶体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决定,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 渗透性溶血: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周围血浆渗透压相等,如果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则水分过多的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膨胀;当进一步降低盐溶液的浓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 二、论述题 1、何为兴奋—收缩偶联,简述其过程。 答:兴奋--收缩偶联:基膜电变化和肌节机械缩短之间所存在的中介性过程。 偶联过程:三步:1)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2)横管的电位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触发肌肉收缩。 3)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 2、说明ABO血型的输血原则 答:因为血液中含有抗原凝集素,输血时,应该尽量使输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相同。若少量输血时,输血者的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得到充分稀释,O型血可以代替受血者相同血型,若大量输血时,则不能用O进行输血。 输血也可采用成分输血,比如烧伤患者可输入血浆,贫血者可输入红细胞悬液。 3、列表比较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功能。(P183、186、188.宋进) 血细胞 项目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态 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中央双凹的圆盘状,直径约为8um,最大边缘厚度约为2um,中心厚约1um 中性粒细胞:多形核,有不明显颗粒,直径10~14um。嗜酸性粒细胞:双叶核,噬酸性颗粒,直径10-14um。噬碱性粒细胞,U或S形核,含嗜碱性颗粒,直径10-12um。淋巴细胞,球形或齿状核,直径5-17um。单核细胞,U形或肾形核,直径14-24um,100~700/mm3,巨噬作用2-4um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直径2-4um 数量 正常男性血液中红细胞数为450~550万个/mm3,平均为500万个/mm3;女性为380万~460万个/mm3,平均为420万个/mm3 <1>中性粒细胞:3000~7000/mm3。 <2>嗜酸性粒细胞:100~400/mm3 <3>噬碱性粒细胞:20~50/mm3 <4>淋巴细胞:1500~3000/mm3 <5>单核细胞:100~700/mm3 正常成人血小板数量为15万~45万/uL 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1>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 <2>嗜酸性粒细胞:防御寄生虫,破坏抗原-抗体复合体,参与脱敏反应 <3>噬碱性粒细胞:含有肝素,能释放组胺和抗炎症因子 <4>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 <5>单核细胞:巨噬作用。 )血小板:血小板在血液凝固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4、列表比较RP、AP的定义、特点、产生机制的不同。 RP AP 定义 细胞膜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点位差。 细胞膜收到刺激发生兴奋,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特点 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产生的机制 膜结构中Na-K泵作用形成的膜内钾离子浓度高,膜外高钠离子状态产生各种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基础,钠离子、钾离子通过电压门控通道的易化扩散是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直接原因。 去极化机理:受到刺激后,钠离子通道首先被打开,大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出现去极化,反极化,达到电位平衡; 复极化机理:钠离子通道很快失活,激活门仍开着,但失活门关闭,钠离子不能内流,使钠离子通道打开的去极化,使钾离子通道较迟打开,钾离子大量外流,使膜复极化到静息状态。 时期 时间 神经细胞状态 给予刺激后状态 绝对不应期 0.3ms 兴奋性为0 不兴奋 相对不应期 3ms 兴奋性上升,仍低于原水平 阈上刺激可兴奋 超常期 12ms 兴奋性高于原水平 阈下刺激可兴奋 低常期 70ms 兴奋性低于原水平 阈上刺激可兴奋 5、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及其特点. 2、一、名词解释。 1、脊髓休克:脊髓被横断后,断面以下断暂时地丧失反射活动能力,骨骼肌以及内脏反射活动受到完全抑制或是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P98. 2、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