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昌道路命名南昌道路命名
南昌街道名字的由来??
二七南路:在市区中部偏东南,解放前是一条小街称前街,1950年拓宽称站前街,1966年为纪念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改称二七街。?丁公庙巷:清光绪年间形成街巷,因庙得名。据清光绪33年《南昌县志》载,丁公即丁永祚,明朝盐粮参政,后升任江南巡抚,为官较清正,后人立丁公庙纪念。?丁家巷:清末民初次处居民多以打钉、卖钉为生,后逐渐形成居民点,谐音名丁家巷。?九郎巷:因巷内有九郎庙,清乾隆年间称九郎巷。?了望巷:巷内有了望台,以台名巷。?三台巷:巷内原有三台庵,明朝巷亦称三台庵?三眼井:据清乾隆二十二年《江城名迹记》载,东晋时,南昌为水乡泽国,城内江河纵横,洪水成灾,相传西山道士许真君为根除水患。亲自择地凿井擒龙斩妖,在南昌连凿1~6眼井,此处有一口三眼井。?干鱼街:清代此处是买卖干鱼的集市,民国初年撑干鱼街。?下沙窝路:此处原是德胜门外的一片沙地。蜿蜒如龙,故自汉、晋以来即誉为龙沙胜地。1934年左右称下沙窝。?下塘迎街:清乾隆五十九年《南昌县志》称子为塘寅上,因此处原有2口大水塘,巷因塘名。?大士院巷:当时此处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清康熙年间称大悲院。道光年间称大士院。?大井头巷:因巷头有一口直径为6市尺的大石井,清光绪年间得名大井头。?大凌云巷: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载,此处原有青石牌坊,上书“凌云之志”。?小金台路:南起后墙路,北制建得观街。相传有一富户用黄金制作了一个小神台,供奉在厅堂中,路由此得名。?子固路:长820米,宽13~14米。民国25年(1926年)南昌市全图自北向南分段标称吉祥庙街、西大街、下西大街、上西大街、江东庙。1934年改名市府路。1935年统称西大街。1950年拓宽改称子固路。1966年更名星火路。1984年复称子固路。?马家井巷:此处原有马姓公馆,西有一水井,光绪年间称马家井。?文孝庙巷:据清乾隆年间《南昌府志》载,此地原有祀奉南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之文孝庙。?天佑路:为纪念詹天佑,于1984年命名。?元字街:清光绪年间在潮王洲(即今之潮阳州)上首建此街,得名元字街(元,始也)。?太平巷:清光绪年间此处房屋密集多火灾,为安全计拆屋修巷,为求吉利而称太平巷。?友竹巷:此处原为明朝太师严嵩府第的后门,为求高升而从后门给严嵩送礼者不绝,清光绪年间称高升巷。严府之后花园种有友人赠送之名竹,民国年间称有竹花园。巷内设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中山路:民国25年(1926年)南昌市全图自北向南分段标称席公祠、石公祠街、百花洲街、万子祠街,府学东街、府学中街、府学西街、书街、甲戍坊、五把公所。民国17年(1928)统称中山路。?丹霞路:地处丹霞观地片?乌井路:1970年修,因通向乌井水库得名。?半边街:解放前,一边是小街,另一边是菜园,故称半边街。?永外正街:地处永和门外?永叔路:民国17年(1928)拆除城墙后修建?石头街:因用麻石铺成而得名。?右营街:清末是都督欧阳武的右营坊所在地,故称右营街。?东上谕亭街: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载“上谕亭在瓦子角地段,为张挂皇朝上谕的地方”?东龙须巷:相传此巷正对新建县县衙,把县衙比作龙首,视巷做龙须。?书院街:在豫章书院旁?东湖书院巷:南宋嘉定四年(1211)通判丰有俊在此创建东湖书院,巷是书院通道。?东濠街:1927年拆墙填沟形成街巷。?禾草街:街形似禾草?民巷:清代因紧靠巡抚部院围墙,巷内多官员居住,得名官巷,南端偏东有2条并列小巷,分称罐子巷、草鞋巷,1977年统称民巷。?民德路:贡院背、为国求贤街、状元桥、三义祠、风神庙、磨子巷横街、学院前街、东辕门、西辕门。1926~1928拓宽合并称培德路,1933年改称民德路。?羊子巷:巷内为回民聚居场所,有羊交易市场。?关马祠:关马祠建于明朝,祀奉关公和白马将军。?西濠街:东起阳明路,西偏南至沿江北路。?百花洲路:清以前是东湖堤岸?朱紫街:西湖北岸设有南昌、新建两县学府,考生种榜后要披红挂彩经过此路。?后桶巷:清初有一李姓木匠在此做木桶,手艺出众,生意兴隆,故称桶巷。?阳明路:1928年拆墙修路。?坝口巷:相传巷内原住一大汉,身高力大,称王称霸。?花园角街:1934年筑路时占了花园一角。?杨家厂巷:据新建县志载,元朝曾设平章府于此,明代改为都指挥使署,清初改为提督军门府,康熙元年给为总督官署。四年改提镇衙门,十三年提镇杨富叛逆被杀,衙门被废,俗称杨家厂。?李家巷:因李姓集居并建有李家祠堂。?育婴巷:清同治7年江西巡抚在此建育婴局收养婴儿。?易家巷:清光绪年间有一易姓寡妇主此并立有贞节牌坊。?金盘路:据清光绪三十三年《南昌县志》载“相传昔有茶肆名金盘露,今街乃称之”。?将军渡巷:据清同治九年《南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