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分析课件.pptVIP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分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分析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艺术手法分析 抒情方式 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如李白《将进酒》。 间接抒情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一是“即事抒怀”。 借景抒情是以景物为感情的载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情与景的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历来是诗人们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即事抒怀就是以“某事”作为情感的出发点或抒情的基调,由此生发开去。或升华情感,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阐释哲理,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或借以言志,如《芙蓉楼送辛渐》;或抒发感慨,如《琵琶行》等。 这些抒情方法经常在一首诗中兼用。或以一种为主,或两者平分秋色。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例1〉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例2〉唐·方泽《武昌阻风》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以闲适写哀愁。 例3〉南宋·范成大《鹧鸪天 》 嫩绿重重看得成, 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闹, 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残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 送了斜阳月又生。 以乐景衬哀情。 例4〉《台城 》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描写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 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 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 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 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 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 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 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特别注意以下六种描写手法 (1)衬托 (2)各种修辞手法 (3)动静结合 (4)虚实结合 (5)色彩感情的渲染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写作手法 1.渲染烘托。在鉴赏诗歌时,渲染与烘托常常并提,两者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但是,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着眼于侧面。 渲染 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严妆”的描写,作者不惜笔墨,精雕细绘,由头至足、腰、指、口、步态。 渲染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诸句在描绘景物时尽管是简笔勾勒,但作者将一连串凄冷色调的意象叠加起来,便对游子流落天涯的羁旅之愁起到了渲染作用.可见,所谓渲染,就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层层铺叙,使描写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烘托 画家作画,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如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的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等句,就是通过对美的印象给人造成的强烈心理感受的描写来烘托美的主体。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从侧面烘托出了诗人久等客人不至的焦躁心理。 对比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用严酷事实的对比,突出了将士之间的尖锐矛盾。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绘出两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衬托 正衬 白居易《长恨歌》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句子。 反衬 以美衬丑,以丑衬美,以乐衬苦,以苦衬乐等。如杜甫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伤心,更显得诗人心中的离乱之苦的深重。(前面说的乐景衬爱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