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资源极其保护.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鱼类资源极其保护

讲座:海洋鱼类 漫话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妇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蹑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人类对海洋鱼类的研究历史可溯源久远。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动物志》一书中记录了生存于爱琴海的115种鱼类,并对鱼类的结构、繁殖、洄游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叙述。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研究海洋鱼类最早的国家之一。1975年在山东胶州湾畔发掘的古墓,就证实了中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就能捕捞鳓鱼、梭鱼、黑鲷、蓝点马鲛等多种海洋鱼类。在古代的著述中,不仅有鱼类习性、渔期的详细记述,而且有海鱼的生长、繁殖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近代海洋鱼类的研究,据说是由法国学者G.B.居维叶和A.瓦朗西纳发表的《鱼类自然史》开始,以后各国学者对海洋鱼类的洄游、繁殖、生长及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其中以“挑战者”号、“信天翁”号、“丹纳”号等海洋调查船的工作成就最为显著。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广泛应用电子显微镜、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对海洋鱼类的组织、生理和生态进行了大量研究,50年代我国对中国海洋鱼类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先看出版了一系列鱼类专著,对鱼类的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开发。 据调查。目前鱼类共有21 723种,其中海洋鱼类约有1.2万种。中国的海洋鱼类总数有3187种。 鱼类的繁殖方式有3种,即卵生、卵胎生和胎生。绝大多数的鱼属于卵生。卵生的鱼类一般将成熟的卵直接排放于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并完成全部发育过程,但也有少数鱼类(如一些鲨鱼)是体内受精,受精卵依然在体外发育。卵胎生的鱼类一般是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依靠自身的卵黄供给,与母体无关系,如白斑星鲨、白斑角鲨、日本偏鲨、许压犁头鳐、海鲫和黑(鱼君)等。胎生的鱼类一般是卵在母体内受精发育,受精卵形成的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来自本体的卵黄,也需母体供给,如灰星鲨等。鱼类的产卵量比陆生脊椎动物高得多,其产卵数因种类不同相差十分悬殊,如从产数粒大型卵(如多种鲨鱼)到产3亿粒浮性卵(如翻车鱼)。一般是产卵后不护卵的鱼,产卵量较大,如真鲷产100万粒左右,鳗鲡产700~1500万粒;产卵后进行护卵的鱼,产卵量较少,如海马产卵数十粒到数百粒。鱼类在各个阶段的生长速度和个体的大小都极不相同。研究表明,个体最小的鱼是微虾虎鱼,体长只有7.5-11.5毫米;最大的可达20米,如鲸鲨。鱼类生长最迅速时期,通常是在性成熟以前,此后,鱼类摄食的大部分饵料用于性产物的成熟和储备脂肪,只有小部分用于长度的增长,因而生长缓慢下来,到了衰老期,长度生长几乎完全停止。各个鱼种的生长速度也很不相同,有的鱼孵出后一年即可长到与亲体一样大小,有的鱼却要经过多年才能长到与亲体一样大小。鱼的寿命也依种类而异。鰕虎鱼科和灯笼鱼科的一些种类寿命不到1年,而某些鲟科的鱼可活到l00多岁。产于我国浙江沿海的大黄鱼已发现最高年龄为29岁,大西洋衅鱼最长寿命为23岁。有一些鱼类在第一次性成熟产完卵以后,便全部死去,如大麻哈鱼和欧洲鳗鲡。 由于种类的不同,鱼类在摄食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按所摄食物的性质来划分,鱼类又可分为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和杂食性鱼3种。植食性鱼,饵料以浮游植物为主,如遮目鱼、梭鱼、蓝子鱼等;肉食性鱼,一般以动物为摄食对象,海洋中大多数鱼类属于肉食性鱼,如带鱼、石斑鱼、大黄鱼、鲸鲨、姥鲨等。杂食性鱼是指摄食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食物,有动物,也有植物,并兼食水底腐殖质,如斑鰶、叶鲹等。鱼类不同的食性,直接影响它们的运动强度。一般肉食性鱼类的运动强度大,生性猛烈,而植食性鱼类的运动强度较弱,性情温和,食性的差异和运动强度的强弱也直接影响鱼的肉质。 海洋鱼类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们喜受的食品。人类要为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好海洋的生态环境,为鱼类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人们曾经认为海洋中的鱼类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从古至今,海洋鱼类就是人们食物的重要来源。随着科技的发展,捕鱼业的手段也日益先进。但据《新科学家》报道,风行了近10年的拉网捕鱼技术可能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