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章 高频考点一文气畅达语贯通 新人教版.DOCVIP

高考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章 高频考点一文气畅达语贯通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频考点一 文气畅达语贯通 ——连 贯 1.(2012·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这首诗的前两句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开到一半的石榴花鲜艳欲滴,与浓绿的叶子相得益彰;风雨欲来,苍翠的槐树影子更为深沉,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小院地偏人不到”与“满庭鸟迹印苍苔”衔接最自然、紧密。A项“林间”与“西斋”不合,C项“过客稀”不及“人不到”,D项“寒气”与全诗意境不合。 2.(2010·湖南)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答案 B 解析 A项“落红满地”写的是晚春景色,与“此是春来第一声”矛盾。B项与诗歌内容和意境正好相符。C项“春山”写的是山中景色,与第一句“城雪初消”的“城”矛盾。“一路鸟空啼”写的显然不是一声鸟啼,与“春来第一声”矛盾。D项未写声音,也看不出描写春天景色的意思。 3.(2009·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 A 解析 对联讲究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上下句用字不能重复或词义不能重复。B项“荷花”与“芙蕖”重复,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C项“鲲鹏”属于动物,“飞”是动词。D项“冬雪松竹”和“秋月芙蕖”不相对。 4.(2012·新课标全国)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 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性文段的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横线前面的句子引出说明对象——葫芦,③⑤④介绍葫芦这种物品,要注意其中“它”的指代作用。⑥①介绍我国使用葫芦的历史,②为总结句。要特别注意横线前后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5.(2012·大纲全国)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画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①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得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既然自称为“客”(或“他自号为‘客’”) ②戏曲界无人不知(或“戏曲界人人都知道”) ③他还搜集了700余份戏单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涉及掩盖主语、前后叙述主体不连贯一致等问题。①句是过渡句,用因果推理句,前后文才连贯顺畅,“由于”应改成“既然”。“用‘客’来称呼”也与前文“自号”矛盾,应说成“自称为‘客’”。②句前面的“凡说起他”的叙述主体是别人,不是“他”,②句的叙述主体“他”使前后文不再连贯。同样,③句承前,主语是“他”才能连贯顺畅 6.(2011·山东)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