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钟华教学笔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于钟华教学笔记

于钟华教学笔记 “魔鬼训练营”----------第一日 上午 理论描述: 一、对二王书风在古代书法品藻中逸格地位的确立: ? ?? ???1.白蕉与沈尹默的比较:沈尹默近于唐法,白蕉近于晋法 ? ?? ???2.唐代中后期,书论中“逸格”的出现: 李嗣真《书后品》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怀瓘《画品》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二、逸格风格的语言描述: 别具一格 不守常法 出人意表 ? ? “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三、笔简形具的阐释及具体到二王用笔训练 训练展开: 训练一:从《集字圣教序》中寻找若干横划以及竖划,在不出现多余动作的情况下达到图一要求,做到一笔塑形。 训练二:折笔的训练。在不出现多余动作的情况下达到图二要求,同样要求一笔塑形。 训练三:在折笔的训练过程中,加大训练的难度系数,连续折笔的训练,如图三所示。 参考书目: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5月第1版,2004年1月第2次印刷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画品丛书》于安澜 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1982年3月 下午 理论描述: 关于“斜执笔”的理论描述 ? ?? ?? ? 1.沙孟海先生提出唐以前为“斜执笔” ? ?? ?? ? 2.中国古代家具史:魏晋南北朝至宋为高桌椅逐渐为汉人日常起居所用(高桌椅为“五胡乱华”时胡人所引入) ? ?? ?? ? 3.“斜执笔”的用笔状态语言描述 ? ?? ?? ? 4.平动用笔,魏晋无提按 ? ?? ?? ? 5.从文字演变史看“隶变”中笔画的形成 ? ?? ?? ? 6.从毛笔“物性”看用笔无提按 训练展开: ??训练四:转笔的训练。如“洞”、“而”、“易”、“贤”……如图四所示。 ??训练五:连续转笔训练。准确分段并体会锋面自然转换所形成的线条形态。如图五所示。 ??训练六:连续转笔的实际应用。在《集字圣教序》中摘出若干符合训练要求的文字,如:“於”、“有”、“隆”、“像”、“物”…… 参考书目: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2年4月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孙晓云,《书法有法》,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魔鬼训练营”----------第二日 上午 理论描述: 笔法史研究(涉及范围:1.魏、晋;2.唐、宋——米芾) 一、笔法演变 魏晋以前的书法史本质上是一部汉字演变史,书写方式强调连贯性,汉字、笔法都是趋于实用与便捷使用为目的,其笔法为自然笔法;魏晋王羲之以后的书法史为书家个人风格演变史,不同于之前的实用,审美成为书法发展的动力,非自然笔法。 二、自然笔法 1、自然笔法的运笔方式: 裹毫(束毫)与铺毫 2、自然笔法的语言描述: 恢复原态,自然之道 三、非自然笔法 定义:非自然笔法是在自然笔法基础上,加入一系列反映自己美学和审美观念的用笔动作。 训练展开: 非自然笔法训练 训练一:从集王圣教序中找出若干奇形笔画以临摹 训练二:将所找出的非自然笔法加以分类,每种类型找出两字精确临摹 1.笔画中分段书写 2.行笔中加顿 3.连接错位 4.反手势书写 5.内在笔路的外化 参考书目: 《魏晋残纸书风》,重庆出版社,2000年7月 侯开嘉,《中国书法史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黄丹麾 刘晓陶,《艺术中的自然》,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钱钟书,《管锥篇》第三册,中华书局(关于王右军条) 下午 理论描述: 书谱研究 一、发现《书谱》中的非自然笔法 1、节笔 2、断笔 3、增笔 4、减笔 5、并笔 训练展开: 训练三: 1、找出节笔。要求:不同部位的节笔,找出规律。 2、按照训练二中的五种分类在《书谱》中找出范字,并增加三种类型:断笔、增笔、减笔。 3、节笔放大练习。要求:四尺整张×20 4、细线前描淡写 粗线一按到底,但要能使毛笔回复原态 线条力度不等于用笔力度的大小,一想到用力线条已经失败80% 参考书目: 孙过庭,《书谱》,版本较多 启功,《启功丛稿》,中华书局(关于节笔部分) 于中华,《节笔研究》 谷村熹斋(日),《右军笺》的推想 “魔鬼训练营”----------第三日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临摹 上午要求: 尽可能保持原大,并注意字距与行距 一、关于笔法 1、单根线条、线条交界处的笔法不能丧失 2、棱角分明、圆转饱满 二、关于撇 1、短撇 2、长撇 长撇的几种不同形态:中段加粗、分段书写、绞转 下午要求: 第一张要求:以字帖大小为限,初步临习,只要求能够将一行字安排于所临字帖高度内。 第二张要求:在第一张要求之上,关注字间距和行间距。 第三张要求:在前两张要求之上,把点画做到精到。 参考书目

文档评论(0)

zhuanye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