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为例训练湘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已我国西北为例
一、选择题(30分)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回答1~3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西部地区土地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现象严重
C.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西部地区鼠害严重
3.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尽量减少资源的开发 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A. B.
C. D.
1~3.解析 该题组考查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共同的原因是植被破坏。我国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靠自然恢复难度很大,收效太慢,主要以人为改善为主。
答案 1.C 2.B 3.C
读下面“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4~6题。
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成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5.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6.根据科学发展观,治沙战略应( )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4~6.解析 该题组考查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第4题,从题图可知,甲地有水源,牲畜饮水和农牧业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第5题,绿洲萎缩说明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土地盐碱化。第6题,贫困是万恶之源,只有消除贫困,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答案 4.D 5.C 6.B
读下图,回答7~10题。
7.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用小,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解析 由图看出该地区是宁夏中卫的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答案 A
8.b铁路线是( )
A.陇海线 B.京哈线
C.兰新线 D.包兰线
解析 由图知该铁路线是从包头至兰州的包兰线。
答案 D
9.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 )
修筑公路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A. B.
C. D.
解析 该地区为农牧过渡区,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
答案 D
10.d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
A.商品农业 B.粗放农业
C.生态农业 D.淡水养殖业
解析 该地区只有结束粗放、低效的农牧业,发展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生态农业才能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防治土地荒漠化。
答案 C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11~12题。
1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1~12.解析 南方低山丘陵区基岩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壤,一旦植被破坏,土壤流失,露出基岩,形成大面积的如同沙漠般的地区。
答案 11.C 12.A
如下图为某地形地貌发育示意图,据图完成13~14题。
13.该地貌类型的发育,除了需要有可溶性岩石外,还需要的气候条件是( )
A.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B.多雨润湿气候
C.年温差较大
D.≥10 积温在7 500 以上
14.在我国该地貌分布区中,有些地区成为十分贫困的生态灾难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
B.地表水渗入地下,造成土壤干旱
C.肥沃的表土流失,造成石漠化
D.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造成严重水污染
13~14.解析 由图看出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发育,除必须具备石灰岩外,还需温暖多雨的环境。我国云贵高原地区是喀斯地貌区,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高三教学调研(二)生物(word版)..doc
- 2014-2015学年度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理科).doc
- 2014-2015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四星级高中高二(下)期中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doc
- 2014-201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c组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doc
- 2014-2015学年粤教版选修3-5放射性同位素作业..doc
- 2014-2015学年重庆市合川区七间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doc
- 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5章单元综合评估测试..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单元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单元检测2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单元检测3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单元检测4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双基限时练1地球在宇宙中.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五第5课时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121简单随机抽样检测试题北师大版必修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统计案例(一)同步练习北师大版选修2-3.doc
- 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125多普勒效应每课一练新人教版选修3-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