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稿.doc

重庆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题稿.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秘密★启用前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2015.3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5题,7至9题为客观题, 24分;第6题,第10至21题为主观题,共126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稍息(shào) 倒装句(dǎo) 好高务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 B.刷白(shuà) 夹肢窝(gā) 淡薄名利 秀才人情半张纸 C.鹄的(gǔ) 一沓钱(dá) 丰富多采 勿谓言之不预也 D.说客(shuō) 悄悄话(qiāo) 尝鼎一脔 千里因缘一线牵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瑛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军旅诗人中的佼佼者而登上诗坛,常以细腻灵动的笔致描绘诗境,从不同侧面描绘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的心灵。 B.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必须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 C.马克思为构筑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世界贡献了毕生心血;他一生颠沛流离,常常不名一钱,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深奥丰富,为人类留下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 D. 他在接受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3. 依次填入下边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 。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地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 。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 。“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余秋雨《雪》) ①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 ②可那不是飞舞的雪花,是远处山顶的积雪 ③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 ④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 ⑤这样的雪,在我,却总觉得索然;但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 ⑥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因为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反观自身、心灵对话都是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利,要为价值和意义留有空间。大规模、以集体为对象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但人类教育几千年的学徒制、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自然也有其价值。现代教育的转型不是要恢复学徒制,而是探索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中如何融合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在两者之间实现一种相对的平衡。 ④现代教育的整体转型是一个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