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眼被认为是目前摘除眼镜最为有效与安全的方法之一 准分子激光后,只有50%左右的人才能达到戴眼镜的成像质量 像差 对比敏感度 眩光 提高成像质量措施 医学验光与手术质量的监控 准分子激光设备的换代 手术方式的更新 准分子激光设备发展趋势 激光斑能量分布从矩形 高斯分布 光斑由大 小 飞点扫描的点阵设计改进 激光器能量大、性能稳定、能耗降低 跟踪频率和脉冲频率比增大 波前像差引导下的个体化切削 固体激光器的发展与商品化 PRK(1983) 优点: 缺点: 刺激大 恢复慢 haze 简便 LASIK(1990) 优点: 缺点: 刺激小 恢复快 成像质量差 近视度数高、角膜薄者无法全部消除 Femtosceond laser workstation LASEK(1999)(20%乙醇浸泡30秒) 优点: 缺点: 技术难度大(完整有活力的角膜上皮瓣) 少量刺激 少数人haze 成像质量好 适合近视度数高而角膜薄的患者 Epi-LASIK(2003) 集合LASIK与LASEK的优点 尚未见到临床正式论文发表 (2004年ESCRS 8篇摘要,2004年AAO 4篇摘要) 刀具的高科技 智能性刀刃 浮动式分离 无压力退刀 不用乙醇的LASEK ? Epi-LASIK刀具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国际申请号 国际上有相当影响 PCT/CN2004/000741 临床资料 病例: 38例64眼 年龄18~55岁 术前平均屈光度 等效球镜-10.53D AAO邀请函 角膜上皮瓣制作情况 59眼(92.19%)完美 3眼(4.69%)游离瓣,不影响手术 1眼(1.56%)上皮瓣含有部分角膜基质组织 one of the Best Papers in AAO Meeting 术后三个月随访 (44眼) 预期值≤ 1.0D:38眼(86.36%) 预期值 1.0D:6眼(13.64%) 均为-12.0D以上眼 最佳矫正视力: 增加一行8眼(18.18%) 减少0眼 From J. Refractive Surg 术后3个月haze情况 0.5级:5眼(11.36%) 1.0级:1眼(2.27%) 右眼Epi-LASIK(0级) 左眼LASEK(0.5级) 结论 Epi-LASIK是一种新颖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准分子屈光手术方法 很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临床特征: Epi-LASIK上皮瓣是角膜基底膜与前弹力层间的分离,LASEK是基底膜间的分离 减少并发症 谢谢! * 换图片!!!!! 近视眼临床防治新概念 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褚仁远 屈光不正定义 先决条件: 平行光线——视力表5米距离 调节静止眼球——扩瞳验光 扩瞳眼药水 1%阿托品:一日三次,滴三天。三周瞳孔恢复 0.5%托品卡胺:5分钟一次,共5次,休息半小时。6~10小时瞳孔恢复 必需用1%阿托品扩瞳验光者 小于6岁儿童 高度远视 共转性内斜 眼球快速发展期 出生~3岁:16mm~19.5mm 3岁~18岁:19.5mm~23mm 远视眼 正视 近视 单纯性近视与病理性近视的主要鉴别 分类 单纯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 发病率 20~25% 1~2% 发病年龄 高小后 初小前 进展情况 发育成熟后近视基本稳定 随年龄增长近视度数增加 眼轴长度 常小于28mm 常大于28mm 最终矫正视力 ≧ 1.0 1.0 最终屈光度 常低于-12.0D 常高于-12.0D(8岁,-5D;12岁,-8D;18岁,-10D) 眼底改变 黄斑少有并发症 常表现为后极部变性、萎缩、黄斑出血、变性、龟裂纹 发病机理 多基因遗传,遗传指数50% 基本为常染色隐性遗传 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主要鉴别 扩瞳验光 假性近视:有治疗可能,2.4%发病率 真性近视:眼镜与屈光手术 近视眼的环境因素 形觉剥夺:长留海,倒睫, 镜片起毛,车厢中看书,镜片发毛 焦离点:不正确的验光配镜 空间限制: 无节制看电视 打电脑,读写姿势不正确,弹琴 调节功能紊乱:辐辏训练 正确与不正确的读写姿势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医学验光的内容 确定主视眼(Dominant eye) 确定眼位 确定调节力 确定散光轴向 双眼调节平衡 内隐斜:近视低矫,远视足矫 外隐斜:近视足矫,远视低矫 过强:近视低矫,远视足矫 过弱:近视足矫,远视低矫 顺规低矫,逆规足矫 用综合眼光仪中的红绿二色试验,使配镜后的双眼调节务必达到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