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ta残渣回收钴锰物的企业标准解析
Q/×××
康普(漳州)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KTH
康普(漳州)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编写格式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的编写是康普(漳州)化工有限公司首次编写
本标准主要阐述了KTH有关方面术语、定义以及KTH的生产规格、操作流程。确定了KTH 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等。其对产品KTH的标志、包装、运输、储存做了规定。
本标准由康普(漳州)化工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康普(漳州)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KTH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KTH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含钴锰的有机浆料加水取液体加碳酸钠再取固体加碱得到主要含氢氧化钴和氢氧化锰KTH。
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方法制取的含氢氧化钴和氢氧化锰溶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300-2010 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6029-2010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
HG/T 4506-2013工业氢氧化钴
GB/T 7698-2014工业用氢氧化钠 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GB/T 15922-2010钴矿石化学分析法 钴量测定
GB/T?23367.1-2009钴酸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钴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GB 6325-1986有机化工产品分析术语
GB/T23967-2009 工业用偏苯三酸酐
GB/T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3723—1999,idtISO3165:1976)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15346-2012 化学试剂 包装及标志
GB/T 24780-2009 化学品性质(Q)SAR模型的验证指南 理化性质
序号 成分 质量(t/a) 百分比(%) 1 醋酸 160 1% 2 Co 160 1% 3 Mn 160 1% 4 偏苯三甲酸酐(TMA) 3.6% 5 对苯二甲酸(TA) 4.5% 6 对羧基苯甲醛(4-CBA) 0.45% 7 邻苯二甲酸(IPA) 3.9% 8 苯甲酸(BA) 13.5% 9 对甲基苯甲酸(p-TA) 0.9% 10 间苯二酸(IA) 504 3.15% 11 水 10720 67% 含钴锰有机浆料 16000 -- pH 3.0~3.3 5.2生产加工操作流程要求
KTH制作操作流程要求符合流程图1规定
5.3产品成分要求
6试验方法
6.1感官指标
KTH颜色为玫瑰红色GB/T 24780-2009 化学品性质(Q)SAR模型的验证指南 理化性质
GB/T 15922-2010或GB/T 23367.1-2009规定的方法测定。
6.2.2 KTH中锰元素含量的测定。
KTH中锰含量测定按GB-T 1506-2002或GB/T 1511-2006规定的方法测定。
6.2.3 KTH中其他杂质元素的测定
杂质元素按GB/T 23942-2009 化学试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通则的方法测定。
6.3净含量
按JJF1070中规定的方法检验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7.1.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车间自检、品管质检、发放合格证、包装、入库、装车。
7.2 型式检验
7.2.1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鉴定
b)正式生产时,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c)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g) 用户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
7.3组批
在同一生产条件下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 产品组成一个检验批不足 按一批计。
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