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三寶之一.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宮三寶之一

「 故宮三寶 」三寶之一 ———> 毛公鼎 西周晚期???? 毛公鼎 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徑47公分,重34.700公斤 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 口飾重環紋一道,敞口,雙立耳,三蹄足。 毛公鼎是中國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廟祭器。它的內壁鑄有五百個字的長銘,是現存商周兩代七千多件有銘文的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又令毛公族人擔任禁衛軍,保護王室,最後頒贈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由內容推測,毛公鼎應鑄於周宣王元年(西元前827年)時,其銘文是可凌駕於〔尚書〕的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也因此毛公鼎可稱是舉世的瑰寶重器。 毛公鼎大口圓腹,口沿上聳立著兩只高碩的耳朵,半球狀深腹,腹下三只獸蹄形足敦實有力,整個型式渾濃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誌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從濃重的神祕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毛公鼎內腹部的499個字銘文,是迄今為止西周青銅器上最長的銘文。 銘文首先記述了周初文、武二王開國之初,君臣相得的太平盛世;接著指出,眼下國勢不夠景氣了;進而說明,在這種危急關頭,宣王宣佈了委以毛公←安國定邦以及管理周天子家事和內外大事的重任,並授予他宣示王命的專權,又特別申明,凡未經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以預告臣工們不予執行;繼而又告誡、勉勵毛公,不要怠惰,不要壅塞民意,不要魚肉鰥寡,要忠心輔佐王室;最後為確立毛公的權威,重賞以儀仗、車馬、兵器等器物。毛公對此感恩戴德,故鑄此鼎以資紀念,並囑咐後世百代、子子孫孫永寶之。 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是「毛公鼎」。很多人卻覺得它不美麗,不清楚它的價值。  「毛公鼎」的確不美麗,這和周朝有關。這個時代,由周武王開國,周公制禮作樂,整個國家呈現平和、完整的秩序,不炫麗、不誇張。國家性格如此,制作的器物也在一定的規範內。  「毛公鼎」以前,中國制作青銅器的技術,早已是世界第一。尤其商朝,青銅器的器形巨大、花紋繁複、想像力豐富,令人驚嘆。然而,到了周朝,人們覺得青銅器不應該做得那麼繁麗,應該要穩重一點,才能表現作器者的溫雅風範。   「毛公鼎」整個器形呈現端厚穩重,正是這個時期的國家美學標準。 這是一座「鼎」,原本是食器,自古民以食為天,「鼎」有它的象徵意義。因為是鼎,所以有三隻腳,這是最穩定的造型,置放地上不會晃動。以實用來說,三足之間,可以放進柴火,加熱煮食。鼎足的造型,有點像是走獸的蹄子,說明對動物的敬重。  三足上,是寬厚的鼎腹部,圓實的形狀,象徵大度雍容,能納一切。鼎腹的上方那道圈沿,稱為「鼎唇」,一樣是規規矩矩,不放肆。鼎唇上方兩側,各有一個「鼎耳」,這是用來穿過木棍,可以抬起的用途。而且,鼎一旦加熱,雙手不能直接觸摸,這時,那大大的鼎耳就派上用途了。  不論鼎足、鼎腹、鼎唇、鼎耳,都非常樸素,連「毛公鼎」上的花紋,都簡單至極:一圈環狀紋,抽象地環繞鼎唇下方。 因此,以現代的美學來看,「毛公鼎」絕不美麗。而且,「毛公鼎」也不大,高53.8公分,口徑47.9公分,腹深27.2公分,算是「小器」。它的重要性,在於鼎腹內部的「銘文」,總共接近五百字,是目前為止,所有的青銅器中,銘文最多的一件。 商朝已經會在青銅器鑄上文字,就是所謂的「金文」,但一般來說字數不多,大約是三五個到十多個不等。「毛公鼎」一口氣刻了32行,五百字,非常難得。這段文字大意是說:   周宣王時期,想要好好地振興朝政,推動改革,將一些國家的壞習慣革除掉。宣王命令他的重臣:毛公,好好推動這件事,盡好輔佐皇室的職責。毛公不負宣王所託,而且為了感謝宣王的重用與賞賜,便鑄了這口鼎,希望他的子孫們知道,並且永遠保存珍惜。   「毛公鼎」的銘文不僅最多,書法也非常有價值,端莊穩重,每個字從容典雅,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字,也是現代人喜歡臨摹的範本。以前的人說,寫書法不學毛公鼎,就像一個讀書人不讀《尚書》一樣,可見被重視的程度。   這口珍貴的器物,是在清朝道光28年(公元1814年)於陜西省岐山縣出土,後來輾轉流傳,還差一點被日本人取走,最後被葉公超先生留下,進入故宮博物院的收藏,成為故宮的鎮館之寶。   今天,「毛公鼎」永遠於故宮博物院常設展出,面對這件國之重寶,雖然視覺並不華麗,但充滿一個國家的穩重永恆性格,端莊從容,象徵我們的人格也應該如此,不花俏,不輕浮。   「毛公鼎」,其實有著超越美麗的美。 K12學校 第十五期 天工開物 學員 AC6647 鄭美玲 製作 五年級 故宮 銅器之旅 ~~~~~ 毛公鼎 學習單 故宮三寶是那三寶 ? 故宮鎮館之寶是哪一項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