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技术交底解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桩基施工技术交底解析

东海大桥Ⅳ标 海 上 钻 孔 灌 注 桩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编制 : 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 :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 日期 年 月 日 路 桥 建 设 东 海 大 桥 项 目 总 经 理 部 编制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5 三、机构组织、材料、设备及劳动力的安排………………………21 四、进度计划………………… ………………………………………25 五、质量保证措施………………………… …………………………26 六、安全保证措施………………………… …………………………31 七、环保措施……………………………… …………………………36 八、海底管线维护措施…………………………………… …………38 九、加强多边合作与协调…………………………………………41 一、工程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市南汇县芦潮港镇客运码头往东约4km南汇咀处,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长约32.7km,经小乌龟、大乌龟、颗珠山和小洋山等岛屿。芦潮港镇位于南汇县东南,南芦公路直达,交通方便。小乌龟~小洋山诸岛屿位于舟山群岛西北部的崎岖列岛,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汇合处,行政区划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地理概略位置为东经121°58′06″~122°09′23″,北纬30°33′52″~30°49′42″,南距宁波北仑港约90km,北距长江口灯船约65km。 2、地形 东海大桥西端芦潮港为沙泥滩地,现在围海造地,属潮坪地貌。桥区海域,海势稳定,海床较为平缓,水深一般在5~8m,标高-7.5~-12.5m,中日海底光缆、电缆在该区通过。大桥东侧所经岛屿及东端小洋山为一系列面积狭小的岛屿,属鸡爪型地貌。各岛一般基岩裸露,植被稀少,地形陡峭,少平地,岸线曲折,多海湾岬角,岸线为抗冲刷侵蚀能力强的基岩海岸。各岛在地势相对低凹地段一般发育厚20~40cm的覆盖层,相对植被发育,沿岸海蚀地貌如海蚀洞、沟较发育。 3、工程地质概况 桥位区基底为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上覆燕山早期花岗岩系,因而,小乌龟~小洋山各岛出露岩性较单一,为花岗岩类,而芦潮港~小乌龟段基岩下伏于160~220m厚的第四季覆盖层之下。桥位处第四纪堆积层厚度为160~220米,层位相对稳定;下部为早~中更新世(Q1~2)堆积的杂色粘土、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砾石灰粘性土等;中部为晚更新世(Q3)堆积的灰黄、灰色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粉细砂等;上部为全新世(Q4)堆积的灰黄~灰色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粘性土灰砂、砂夹粘性土、砂质粉土、粉细砂等;表部为现代(QR)堆积的灰黄色淤泥,本区段桥址地质条件简单,钻孔灌注桩选第九层(灰色含砾粉细砂层)为持力层。 4、水文条件 桥位区所处海域的潮汐主要受东海前进潮波控制,潮汐类型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每个潮汐日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的过程。重现期100年一遇的高潮位为3.73m,低潮位为-3.09m(国家85高程)。本区海流以潮流占主导地位,推算最大潮流速近3.0m/s。本海域以NE向作为控制浪向,NE向100年一遇的波浪要素值为:H1%=6.0m,T=8.8s,L=89.6m。 5、气候条件 桥位区位于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东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多年平均气温15.8℃,历年最高气温37.5℃,历年最低气温-7.9℃,最热的月平均气温27.0℃,最冷月平均气温6.0℃。降水日数为134天/年,降雪日数为5天/年。实测最大风速35.0m/s(风向NNE),风力大于7级大风天数65.8天/年,风力大于8级大风天数30天/年,风力大于9级天数约为3天/年。 6、地震基本烈度 本工程地处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有史以来,无地震破坏的纪录,历史和现代地震对场区最高影响烈度为五度,场址区未发现活动断层。从场址区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性综合分析,未发现足以确定5级以上潜在震源的依据。本区基本烈度定为6度,而芦潮港、大洋山、小洋山等三个代表性控制点的罕遇烈度(50年2%)平均为7度。场地类别,水域属于Ⅲ类,各岛属于Ⅰ类。 (二)施工内容 东海大桥Ⅳ标钻孔灌注桩包括三座辅通航孔桥所有主墩桩基,其中、K6+279桥为3×12根Φ25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04.65m;K12+149桥为3×14根Φ25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09.65m ;K24+829桥为3×19根Φ25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00.15m。全标段共计135根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