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概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十八怪概述

“十八怪”概述 “云南十八怪”,是云南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大体形成于40年代。百年沧桑,过去贫穷、 落后、封闭的云南,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云南十八怪”,不再“怪”了,然 而新编“云南十八怪”又“热”起来,其种类繁多,名目不可甚数,这又是云南的一大“怪” 事。仔细观察新、老“云南十八怪”均有所不同,前者“怪”为“奇”;后者“怪”,则不一 定“奇”,涵意也不相同,其中不少条目,为文人有意编凑出来的,把它当作“品牌”进行“炒” 作,目的并不仅是为了寻“奇”,而为“名牌效应”,达到获得经济效益。当前出现“云南十 八怪热”,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说清这一现象的实质,首先要对“云南十八怪” 作必要的界定,弄清“云南十八怪”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其次,是对“新”、“老”和各 种五花八门的“云南十八怪”的作用何在?第三,是探索如何正确地应用“云南十八怪”品 牌。只有将上述三个问题弄清楚,我们方能更好地宣传和应用“云南十八怪”。 “十八怪”由来 云南简称滇,因“彩云现于南中”而得名。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即东经97°32’—106° 12’和北纬21°08’——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全省处于北纬30°以南的低纬 度地带。云南地处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和东南亚半岛的结合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汉 文化、藏文化以及东南亚文化等诸文化对云南的本土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云南文化的 多元性。 云南秀丽的风光、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是我国著名的 旅游胜地。云南十八怪,是外地人初到云南喜欢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它是民间口头 流传过去未见史书记载。近来,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人们把它作为云南的一项旅游资源进 行开发。在旅游中导游小姐津津有味地讲述它,《昆明旅游指南》、《云南十八怪》、《云南旅游 知识问答》、《海内第一长联》、《云南之奇》、《大观周刊》等书刊,电视《寻找云南十八怪》 及《云南十八怪》、《云南十八怪正说》等明信片等,均对“云南十八怪”作过介绍,但大多 “新”、“老”混杂,提法也不统一,也没有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阐述。 据(晋)许慎《说文解字》所云:“怪者,奇矣!”云南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等原因, 自古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形成云南与世隔绝的局面,真可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 同俗”,各个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有着一系列奇特的现象。所谓“怪”,自古有之,也并非“十 八”,“十八”只不过是个“概数”罢了,因中国传统数理观念中,“九”是一个极限数,“九” 的倍数最大有“九九之尊”,而中国视为吉祥数的“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等均为 “十八”的倍数。又有“十八罗汉”、“十八扯”之说,拼足“十八”表示众多的意思。在抗 日战争时期,内地沦陷,为躲避战乱,国内大批人士来到云南,特别是一些知识阶层从内地 来到边疆,由于地域、心理及文化上的差异,见到云南民间许多奇特的现象。他们在茶余饭 后的闲谈中,你一句,我一句,只要奇特,押韵顺口即可,渐渐编凑出“云南十八怪”在民 间流传,影响逐渐增大。据笔者所知40年代的传统“云南十八怪”应为: 1、粑粑叫饵块 2、蚕豆数着卖 3、三个蚊子一盘菜 4、竹筒当烟袋 5、青菜叫苦菜6、鸡蛋拴着卖 7、草帽当锅盖8、草绳当裤带 9、大姑娘叼烟袋10、姑娘喊老太 11、穿鞋子脚趾露在外12、鞋子后面多一块 13、屋檐下面摆棺材14、高山湖泊称作“海” 15、老来又把红帽戴 16、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 17、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18、警察喊“猫菜” 从以上各“怪”形成的时间和记载看,有关习俗方面的“怪”,其形成年代较为远古,它们是 边疆民族地区商品交易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文化内涵。诸如“蚕豆数着卖”、“鸡 蛋拴着卖”、“草帽当锅盖”等。“饵块”一词始见于(清)桂馥《滇游续笔》说:清乾隆年间 山东曲阜举人桂馥考中进士,到滇西永平县赴任,途经大理,见人们用稻米做饼,像蝴蝶翅 膀,叫作“饵块”,取“合蒸日馈”的含义而得名。“草绳当裤带”、“穿鞋子脚趾露在外”等 “怪”,则反映了当年云南经济贫穷落后的状况,有的怪则为现代科技的产物,诸如火车、汽 车、墨镜等。云南境内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滇越铁路,从昆明至越南河内段为1898年4 月通车。其中“警察喊猫菜”一条,则是解放前,人们痛恨国民党的爪牙伪警察,诅咒他们 不得好死,迟早要被“猫”(滇南彝族称老虎为“猫猫”)吃掉,即警察是老虎的下饭菜,简 称“猫菜”。有的“怪”则是民间特有的称谓和习俗,诸如“大姑娘叼烟袋”、“鞋子后面多一 块”、“背着娃娃谈恋爱”、“老来又把红帽戴”、“高山湖泊称做海”。有的“怪”则是文人的夸 张或误解,诸如“三个蚊子一盘菜”等。 “十八怪”的发展 好奇之心人人

文档评论(0)

xufug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