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卷
http://www.DearEDU.com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a 40 I 127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木条燃烧 C.活性炭吸收异味 D.冰撑破水缸
2.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A B C D 污染 温室效应 赤潮 酸雨 少尘暴 防治措施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含磷洗衣粉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很小
4.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6.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棕叶”多以硫酸铜为添加物,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硫酸铜是一种
A.有机物 B.盐 C.碱 D.酸
7.去年年底哈尔滨一所化工厂发生爆炸,大量泄漏的硝基苯(化学式为C6H5NO2)造成松花江大面积水体污染。下列关于硝基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革苯是氧化物
B.硝基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硝基苯分子由14种元素组成
D.硝基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8.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G和M是单质 B.L可能是氯化物
C.这是一个复分解反应 D.这是一个是置换反应
9.某班同学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是施用化肥有利,正方的下列观点中不科学的是
A.化肥的肥效快
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产
C.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10.下列实验操作能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11.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安全常识 D 化学与生活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12.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
氧化物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铜 氧化镁 剧烈反应的温度/℃ 490 540 350 546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氧化铁 B.氧化铝 C.氧化铜 D.氧化镁
1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
14.右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直接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图中要求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BaCl2 CuSO4 Ba(OH)2 HCl B O2 CO Fe3O4 C C Fe CuCl2 Mg HCl C Cu HCl CuO Mg
第二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20分)请反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5.(3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6年四川省眉山县课改实验区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生物化学物理试卷(物理部分).doc
- 2006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暨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卷.doc
- 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中毕业考试英语卷 人教新目标版.doc
- 200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卷[无附听力材料]新课标 人教版.doc
- 2006年天津地区高二生物关于酶的资料课件.ppt
- 200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毕业会考化学卷 新课标 人教版.doc
- 2006年学生易错题分析.doc
- 2006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暨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英语卷(无附听力材料).doc
- 2006年安徽地区高三化学摸底考试卷 人教版.doc
- 2006年安徽省六校省理科实验班高一数学期末联考试卷 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