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政治统一考试卷 苏教版.docVIP

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政治统一考试卷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政治统一考试卷 http://www.DearEDU.com 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与考试科目、考试证号相对应的方框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45分) 200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据此回答1—2题。 1.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强调,我们要 、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A.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B.发展经济、壮大国力 C.改革开放、振兴中华 D.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2.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侵略,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 2005年12月6日,历时两年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束。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这次普查,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有新的变化:2004年经济总量在世界位次前移一位,上升至世界第——位。 A.三 B.五 C.六 D.八 4.这次经济普查 A.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B.解决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 C.帮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国情 D.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005年5月27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5—6题。 5.会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 作为主题。 A.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团结 B.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D.加强民族交流、实现民族平等 6.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据此回答7—10题。 7.下列选项中,体现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是 A.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B.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向洪战辉同学学习的通知》 C.中国科学院发布(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D.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8.2005年8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 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这是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 A.公有资本 B.非公有资本 C.私营经济 D.外资经济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C.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 D.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 10.下列选项中,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①继承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②要结合时代特征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 ③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能否保护好环境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和社会是否稳定。据此回答11—13题。 11.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11月23日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一些苯类污染物流入 ,造成水质污染。 A.黑龙江 B.辽河 C.松花江 D.海河 12.2006年3月1日,我国发布的《环境绿皮书》称: 推进环保,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 A.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携手合作 B.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