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南北极濒临气候灾难边缘 研究人员发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地球上最脆弱的地区(南极和北极)已经处于气候灾难的边缘。 挪威斯瓦尔巴大气观测站的科学家们发现,北极附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现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 1990年,这种导致全球变暖的关键物质是以1ppm(1ppm相当于百万分之一——本报注)的速度增长。最近却达到了每年2ppm。如今,在泽佩林山大气观测站工作的科学家发现,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以2.5ppm至3ppm的速度增长。 斯德哥尔摩大学应用环境科学系教授约翰·斯特伦说:“我们掌握的数据显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速度在加快,这个事实着实令人担忧。其他观测站也发现二氧化碳含量在加速增长,但我们的数据表明增长速度更快。” 近2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350ppm上升到了380ppm。科学家警告说,一旦含量达到500ppm,可能导致使地球滑向灾难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并使沙漠向非洲和亚洲以外的地方扩大。 科学家和环保人士非常希望政治家们达成协议,以防止未来半个世纪突破500ppm的“临界点”。这些新的数据表明,他们采取行动的时间可能更加紧迫。 斯特伦提出的理论是,海洋温度上升可以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其他科学家则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原先为永冻土所覆盖的北极冻土带在融化过程中可能排放二氧化碳,即留在冻土带内的植物现在开始腐烂,从而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北极附近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以特别快的速度增长。 在泽佩林山大气观测站提供最新数据之前,已经有一系列其他报告对全球变暖影响北极及南极提出警告。最近发现,冰原覆盖北冰洋的面积比以前减少了;格陵兰岛冰原脱落的速度快于人们的想象;西南极冰盖正以快得出乎意料的速度萎缩;令人担忧的迹象显示,北极冰雪融化成的水正在扰乱湾流。最新的影响尤其令人不安,因为湾流对防止英国和欧洲冬季出现严寒天气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湾流消失,对英国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 英国南极调查负责人克里斯·拉普莱教授说:“关键在于人们不能孤立地看北极和南极。那里发现的情况已经对地球其他地方造成深远影响。” 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热量渗透到格陵兰岛冰原并使其融化需要1000年时间。但最新数据表明,格陵兰岛冰原实际上已大量滑落到海里。拉普莱说:“这意味着,海平面上升需要的时间可能就短得多。如果格陵兰岛冰原融化,我们就有麻烦了。海平面将上升7米,泰晤士河防洪屏障将被淹没。” 1.从原文看,“令人信服的证据”是指(  ) A.北极附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 B.1990年,导致全球变暖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1ppm的速度增长,最近却达到每年2ppm。 C.观察发现,如今,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以2.5ppm至3ppm的速度增长。 D.近2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350ppm上升到380ppm。 2.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的后果,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升高,并使沙漠向非洲、亚洲以外的地方扩大。 B.北极附近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以特别快的速度增长。 C.湾流的消失,英国等欧洲国家将不再出现严寒的冬天。 D.格陵兰岛冰原的融化,不再需要1000年。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破译精神疾病之谜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抑郁症等疾患常常呈家族性发病,近来,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这类疾病的易感基因,并破译了这些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大脑的信息传递过程而导致精神疾患的。 化学信使5一羟色胺通过抗抑郁药物的一个作用靶受体传递化学信号,而决定该受体的一对等位基因与抑郁症高发密切相关。2003年度,研究人员终于发现了两者相关的秘密:该等位基因只有在紧张的状态下才会增加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在20岁~30岁期间就遭受丧亲之痛、爱情受挫或失业的人群,如果又不幸携带该脆弱基因,则会比携带其他变异基因的人群更为易患抑郁症。 携带该高危等位基因的人在观看恐怖图片后,其大脑的恐怖区表现异常活跃。研究还显示携带基因的人易于将世界理解成高度险恶,从而使生活压力放大,乃至罹患抑郁症。 大脑另一区域,掌管规划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的额叶前部皮层,由COMT基因参与调控,该基因是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之一,它编码的一种酶可破坏神经递质多巴胺,两年前就曾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某蛋白可影响额叶前部的皮层,导致精神分裂症。即使是携带该精神分裂症易感等位基因的正常人,在处理相对简单的问题时,其额叶前部的皮层也会表现得异常活跃;而非精神分裂症等位基因则会调控额叶前部皮层,使之活动更加效,但是会增加焦虑症的患病风险,因此,这两种病变是同类精神病两个完全相反的类型。 2002年下半年,科学家发现脑衍生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