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习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学习笔记

《老子》学习笔记 12月4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天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得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无名英雄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大道的本体是虚空无形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的能量和作用又是无穷无尽、不可估量的。它那么幽深,仿佛是万物的根源。即使是掩藏了自己的锋芒,化解了万物的纠纷,柔和了自己的光辉,使自己和万物混为一体,而它仍然那么高深莫测,永远存在。我不知道它来自哪里,它好像在天帝出现前就已存在了。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释:无形的大道空灵神妙、变化莫测、永不寂灭,是神秘的母性。这个神秘的母性之门,生育天地万物,及是天地的本原。它绵延不绝,永远存在却不见其形,使用起来无穷无尽。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释:最有修养的人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一切争,处在大家所讨厌的地方,所以更接近真理。居住善于选择地方,思想善于保持沉静,相处于善于互相仁爱,言谈关于坚守信用,为政善于保持安定,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争,所以不招来怨恨。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其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解释:拿着盈满的杯子,不如放下,锤打铁器让它锐利,不能长期保持。黄金宝石堆满屋舍,没人能永远保有,有钱有势的人骄傲自满,会自取灾祸。功成名扬则急流勇退,才符合自然规律。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解释: 眼睛看不到的,称为夷,耳朵听不到的,称为希,手摸不着的,称为微。这三种东西不能具体分别出来,所以混为一体。它的上端不光明,它的下端不阴暗。绵绵不绝,却无法明确表述出来,又归结到无形。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影像的影像,称为恍惚。迎去看不见它的开端,追随着看不见它的末端。按照以前的制度来处理现在事情,能认识到古老的本始,这就称作道的纲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敦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敦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故能蔽而不新成。 第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解释:达到极致的无形,守住深厚的清静,万物都很兴盛,我从中观察它们的循环生长。众多生物,都会回归到它们的本原。因归本原就叫静止。静止就是还原本性。还原本性就是事物事发展的法则,通晓这种法则就是明智,不懂得这种法则,随意妄为就会招来灾难。通晓这种法则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公正,公正就能使天下归附,天下归附就能符合自然天性,符合自然天性才算得道。行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解释:甚高的德行的形态,在于遵循“道”的法则。“道”这种东西,看似缥缈不定让人无法捉摸。在恍惚不定中,存在着模糊的影像,在依稀隐约中,存在着具体的物质,在深远幽暗中,存在着精华和灵气。这精气真切地存在着,这一点是可信的。古往今来,它的名字恒久地存在着,并被用来观察世间万物。我怎样才能知道这世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