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原油与设计基础用油性质对比..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工原油与设计基础用油性质对比.

开工原油与设计基础用油性质对比 1.装置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分公司劣质稠油技改项目-常压-焦化装置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提供工艺包、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承担工程设计和总承包。该装置设计加工原油能力为120万吨/年,主要由原油换热与电脱盐、常压分馏、延迟焦化、吸收稳定及气压机等部分组成,根据装置加工原油粘度大,含硫、含盐高、焦质与沥青质含量高等特性,设计采用了独特的重质原油常压渣油大循环比延迟焦化加工工艺流程方案,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1 采用了常压蒸馏与焦化装置深度热联合工艺流程,原油进电脱盐脱盐脱水后经换热后到焦化加热炉对流段加热到310℃进常压炉,再由常压炉加热到350℃~360℃后进常压塔蒸馏出石脑油馏分及部分柴油馏分,常底渣油去焦化分馏塔进行焦化过程; 1.2 对劣质的重质塔河常压渣油采用1.0大循环比延迟焦化加工工艺,以期望达到适宜的装置操作周期,同时可最大量生产焦化柴油,降低高含硫的焦化蜡油产率,尽量避免弹丸焦生成; 1.3 采用较低温度塔河常压渣油与焦化油气换热和调节焦化蜡油下回流等手段来实现大循环比操作,同时可根据原料性质及产品分布的要求灵活调节循环比; 1.4 根据循环比及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焦化蜡油收率及馏程之间对应关系,在期望达到适宜的装置操作周期的前提下,优化装置操作; 1.5采用适宜的注汽量、加热炉出口温度、炉膛温度、炉管线速等工艺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塔河原油沥青质含量过高造成的焦化炉管结焦倾向,最大限度的减少焦化分馏塔底、焦炭塔出口油气线结焦倾向,延长操作周期; 1.6采用了二炉四塔工艺技术方案,以增加装置操作的灵活性; 1.7 采用了24小时生焦周期、冷焦水密闭处理技术以及密闭吹汽放空流程。 基于以上特点,中石化总部将其定性为试验装置,提出了进行塔河稠油电脱盐的工业攻关试验课题、并要求在生产中要尽力避免弹丸焦的生成、明确装置开工周期要达到四个月以上。 2、装置开工特点 与其它常规焦化相比,塔河稠油的开工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2.1开工流程按常压和焦化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考虑,即:分别建立常压原油和焦化蜡油两个独立的闭路循环系统;当电脱盐正常、常底泵上量正常以后,待焦化条件具备,再将常底改到焦化,常压切换原油,焦化升温、切换,建立正常的生产流程;常压根据原油换热终温调整操作,直至正常。 2.2根据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和洛阳工程公司出具的开工要点,开工方案要求开工用的原油密度0.92左右;待生产正常平稳后,再逐步过渡到密度为0.96左右的塔河重质原油。开工用油性质见表2-1: 表2-1:开工原油与设计基础用油性质对比 项目 塔河原油A 塔河原油B 塔河原油 塔河原油 油样用途 开工用油 开工用油 设计基础用油 设计基础用油 取样时间 2004.09 2004.09 2003.02 2001.09 密度(20℃) 0.9281 0.9429 0.9439 0.9678 运动粘度50℃ 108.0 204.0 288.3 1979 80℃ 26.03 46.76 121.1 255.0 水分w% 0.28 0.12 0.20 - 机械杂志w% 0.14 0.24 盐含量ugNaCl/g 518 124 52 凝固点℃ -20 -19 -22 -7 残炭w% 12.5 14.6 13.9 16.5 灰分 0.051 0.059 0.052 0.059 总酸值MgKOH/g 0.20 0.25 0.06 1.37 胶质w% 12.5 14.3 18.6 24.6 沥青质w% 9.0 10.6 11.2 13.7 元素分析 C H S N 84.94 11.67 2.1 0.42 85.37 11.46 2.4 0.43 84.94 11.35 2.4 0.36 84.98 10.69 2.6 0.42 金属分析 Al Ca Cu Fe Mg Na Ni Pb V 0.1 28.0 0.1 2.5 1.9 137 29.9 0.1 175 0.1 6.3 0.1 4.8 0.4 24.7 36.2 0.1 213 0.4 4.2 0.1 5.9 0.6 15.1 33.4 0.1 230 0.4 19.1 0.1 1.7 - 20.7 41.2 - 294 模拟蒸馏℃ 初馏点 5% 10% 30% 50% 70% 90% 46 132 179 315 416 513 537(74%) 46 143 196 346 459 538(63%) 86 175 238 413 537(49%) - - - - - - - - 2.3大循环比是塔河稠油焦化加工技术的核心,其实质是降低加热炉联合进料中的沥青质含量。鉴于开工过程中装置无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