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概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文学概述

PAGE PAGE 22 宋代文學概述 宋代文學基本上乃延續中唐文學變革以來之方向而發展。 文方面:中唐由韓愈、柳宗元等人發起之古文運動,於唐末五代一度衰頹,而在宋代歷經西崑體與太學體之逆流之後,古文運動再度復興。宋代古文家,將道統與文統緊密結合,使古文成為既具有政治功能,又切於實用、便於抒情之文體。 詩方面:宋初流行之西崑體,乃晚唐李商隱唯美詩風之餘脈。而真正影響宋代詩歌發展者,乃中唐白居易詩派與韓愈詩派。白派注重反映生活現實,題材風格趨於通俗化,韓派則在注重詩歌語言之鎚鍊與變造,追求意象之奇詭。兩者結合,遂形成與唐詩大異其趣之宋詩。 詞方面:晚唐五代詞已脫離遊樂之豔詞而為獨立文學形式,為宋詞之繁榮奠定基礎。而詞取得與詩抗衡之地位,卻有待於宋詩「言情」功能之衰退與讓位。宋詞正宗家數是兒女風月,抒情性與音樂性比詩歌更為考究。從二晏、周邦彥、姜夔至吳文英一流「婉約」詞人,恪守詞之傳統,在宋代乃詞家正脈。宋代另一流「豪放」詞人,如蘇軾、辛棄疾,則無視詩與詞之分界,將屬於詩歌之「言志」內容寫入詞中,豐富詞之內容,也使詞之式技巧發生變化。詞在宋代即循此兩路演進,前一路越發精緻細膩,後一路越發恣肆汪洋。 此外,戲弄、說話等通俗文學,在宋代亦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以話本與諸宮調、雜劇、南戲等戲劇樣式為代表之通俗敘事文學,從而改變中國古代文學長於抒情而短於敘事、重視正統文學而輕視通俗文學之局面,並為往後元明清小說與戲曲之發展,奠定基礎。 北宋詞 五代詞(清切婉麗)─→歐陽、大晏繼承(小晏結束)……張先(從小令過渡到慢詞,鍛鍊工麗)─→柳永(如白居易之通俗,協律能歌,詞調卑弱,辭少雅正)─→蘇軾(如韓愈之改革,豪放韶秀,詞境始大,詞格始高)……秦觀、賀鑄,為周邦彥之前驅,建立詞之正體─→周邦彥(注重音律,精鍊字句,情宗婉約,詞主雅正,集北宋大成)……李清照(詞抗周柳,為婉約之宗) 晏殊(991~1055),晏同叔,晏元獻(諡號) 七歲能屬文,真宗時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仁宗天聖八年,知禮部貢舉,舉歐陽修為第一。性格剛峻,學問淹雅,喜獎掖人才,一時名士,如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王安石,皆出其門。有《珠玉詞》。 清.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云:「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祖,憲章正中。晏同叔去五代未遠,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宮右徵,和婉明麗,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晏殊生逢北宋真宗、仁宗兩朝太平盛世,又仕宦顯達,生活富裕,故其詞有富貴氣象,格調閒雅,不用金玉錦繡等俗字,別有高華之致。 晏殊一生順適,未嘗為生活所迫,故對人生有一份圓融之觀照,表現為一種人生哲理,面對現實,把握現在。故其詞雖含淡淡哀愁,終不作淒楚語。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踏莎行》) 詩詞原有不能以情求,不能以意求,而以純美感人者。晏殊詞作,溫潤婉麗,非「珠玉」而何? 歐陽修(1007~1072),歐陽永叔,歐陽廬陵(籍貫),歐陽文忠(諡號),醉翁,六一居士 歐陽修之成就: 就文而論,提倡宗經重道之古文,成為宋代古文運動之領袖。 就詩而論,一手掃除西崑體浮豔之習氣,為純宋詩奠定基礎。 其《六一詩話》以論詩為主,兼記本事,開諸家詩話之先例。 其詞雖無革新之處,而真情流露,更勝於其詩。 歐陽修詞,攝取《花間》、南唐詞風而融化之,無論寫情造境,較晏殊更近馮延巳。故《陽春集》與《六一詞》互見之作甚多。 馮、晏、歐三家詞,由於彼此個性、修養之不同,面對人生悲哀之態度表現於作品中者,亦有差別。 馮:表現為執著,對人生共有之悲苦有一份負荷之熱情。 晏:表現為了悟,對悲苦之現實有接受之勇氣與處置之方法。 歐:表現為豪宕,對悲苦之人生有賞玩到底之意興。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馮延巳《鵲踏枝》)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歐陽修《玉樓春》) 馮詞重感情,晏詞富思致,歐詞則介乎二者之間。 以上可參考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臺北:大安出版社)之說明。 歐陽修詞亦頗有豔情之作。蓋以一代儒宗之地位,於詩文方面自不能不矜持作態;而詞本屬豔科,則藉此體一抒詩文所不能抒之情,寫詩文所不便寫之語,自亦人之常情。 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

文档评论(0)

lisu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