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吉州窑的兴衰.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吉州窑的兴衰

论吉州窑的兴衰 【关键词】吉州窑 地理位置与分布 东昌 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与发展 兴盛 衰败 一、吉州窑的位置与分布 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市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市约8公里。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在永和镇西侧约2公里长、1公里宽的范围内,废窑累累,瓷片和窑具俯拾皆是。现今永和镇仍残存着一条条匣钵和窑砖铺砌的长街古道,这一带就是古“东昌”县县城的所在地。东昌地属吉州管辖,故名为“吉州窑”,又称为“永和窑”。 吉州窑地处吉安县东南隅,滨临赣江,上溯赣州,下达南昌,浅山丛林绵亘数十里,面对瓷土基地青原“鸡冈岭”,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吉州窑在当时“海宇清宁”的环境下,又在邻近的丰城洪州窑、新干塔下窑、临川白浒窑、永丰山口窑和赣州七里镇窑等的相互促进下得到飞速发展。宋代元丰年间,已是“民物繁庶,舟车辐辏”的“天下三镇”之一的瓷城了。 二、吉州窑的兴盛 古时吉州窑因陶瓷而兴盛,以陶瓷生产、销售为主的产业,带动了交通、膳宿服务等行业的兴起,宗教、文艺的交流也随之展开,成为江南一大重镇。据《永和镇志》载,吉州窑兴旺时的窑工,不下三万人。仅是工人就相当于现在几个现代中型企业,为之配套的服务行业中,该不会少于生产者,其镇的规模不亚于一个县城。古籍记载永和有“三市六街”,传说有东昌十五景和 “七十二条花街”,这不过是形容热闹繁华的概述。据专家实地测绘,参照地方志和族谱,发现永和古迹分布图与实景有吻合处。这六街便是陶瓷集中销售处瓷器街、长长的水塘旁的莲池街、专门出售松柴等燃料的茅草街、“弦歌宴舞”的鸳鸯街、出售粮油等生活品的米行街、经营生产用具的锡器街。分类分区的格局,已不是一般的农村集市圩镇,而具备了古代都市的雏形,难怪号称“天下三大镇”之一。 现在走进永和镇,仍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可能想象当初的繁华。长街小巷,可见一些用陶瓷匣钵片行行排列铺成的路面;通往田间的小路,也有断断续续的陶片路面。许许多多的水塘是当年挖土烧陶瓷而形成的,水少时,可见塘沿一两尺厚的陶瓷碎片散于土中。 现在可见的24座窑包遗址——即窑岭、茅庵岭、牛牯岭、后背岭、窑门岭、官家塘岭、屋后岭、猪婆石岭、蒋家岭、七眼塘岭、松树岭、曹门岭、乱葬戈岭、尹家山岭、本觉寺岭、上蒋岭、讲经台岭、曾家岭、斜家岭、枫树岭、拓树岭、自家岭、天足岭、下瓦窑岭等。像一个个小山岗,延绵近两公里,人们称之窑岭。据专家考证,仅24个窑包遗址,就至少堆积了72.6万立方米的陶片,还有那散于各处的碎片,难以计数。仅烧制的陶瓷碎片就遗留下了这么多,而销往海内外的陶瓷该是数倍于废品。 吉州窑陶瓷质优品精,誉满天下。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是如何喜爱吉州窑的产品,只知道流传国内外的吉州窑陶器幸存下来的真品,都当作“国宝”珍藏着。考古专家寻得一块半片有价值的残片,便兴奋不已。 吉州窑的陶瓷产量最多和最有特色的是黑釉陶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木叶天目盏,就是黑陶瓷茶盏中嵌了一片树叶,这是吉州窑独创的,誉为天目中的瑰宝。木叶天目盏看上去像翻转的斗笠,黑得油光闪亮,令人称奇的是,盏内嵌着的树叶,看似突出,一摸却又与盏底一样平。吉州窑所产木叶天目、彩绘、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制作技艺居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 景德镇自古有“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民谣,吉州窑也是如此,产品沿赣江流向天涯海角。北宋时,吉州窑已达到较大的规模,其出产的陶瓷器深受国外商人青睐。无法统计有多少吉州窑的陶瓷到了海外,只能从目前还藏在国外的文物可见一斑。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和玳瑁盏,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黑釉加花蝶纹瓶和卷草纹加彩壶,被视作稀世珍品;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馆,陈列的在印尼出土的中国古瓷,其中就有吉州窑的黑釉黄斑碗……吉州窑陶器作为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为促进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古朴的庐陵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 吉州窑地处约北纬27度,东经115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吉州窑滨临赣江,上溯赣州,下达南昌,浅山丛林绵亘数十里,面对瓷土基地青原“鸡冈岭”,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雨季赣江水位丰富,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吉州窑在当时“海宇清宁”的环境下,又在邻近的丰城洪州窑、新干塔下窑、临川白浒窑、永丰山口窑和赣州七里镇窑等的相互促进下得到飞速发展,吉州窑的兴盛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三、吉州窑的衰败 据《东昌志》记载,吉州窑从唐代开始创烧,大约在公元900年到960年间,南宋到了高峰,元代开始衰落,到了明朝中后期,大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就停烧了,前后延续了600多年。 吉州窑停火的原因众说纷纭。民间有多种说法,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起兵勤王,数千窑工响应从军,元兵入侵庐陵后,摧毁了窑场。另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