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风修改完整版分析
全面通风、局部通风(优先)
2.1.1环境标准、卫生标准与排放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2012
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的定义,其污染物浓度限值,表2.1-1~2.1-3。空气污染指数API(0~500)。
2.声环境标准
0类~4类,各类声功能区噪声限值表2.1-6(昼、夜)。
2.1.2室内环境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要求关闭门窗12小时。
物理(T.P.V)、化学(各种有害气体浓度)指标,表2.1-7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五项指标:甲醛、苯、氨、TVOC、氡,表2.1-8。
Ⅰ类建筑(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
Ⅱ类建筑(办公楼、商场、宾馆、文娱场所)
自然通风的建筑,自然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2.1.3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
《有害限值》化学部分:时间加权平均浓度(PC-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允许浓度(MAC)
工作场所粉尘允许浓度,表2.1-9(各种粉尘),注意表后面的注释。
2.1.4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3种污染物排放限值。
现有污染源一、二、三级,新污染源二、三 级。
2.2全面通风
2.2.1全面通风设计的一般原则
冬天才会做风热平衡
1.选择机械送风系统加热器时,用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消除余热余湿的全面通风耗热量, 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确定热负荷时
冬季散热量:①按最小负荷班;②不经常,不计;③经常而不稳,按小时平均。
夏季散热量:①俺最大负荷班;②不经常较大,应考虑;③经常而不稳,按最大。
3.室外进风:含尘≤允许的30%,易燃易爆≤25%下限。
4.机械通风时,进风口的位置。
2.2.2全面通风(气流组织)
1.同时散发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散发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 ,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小于每小时一次,房间高度>6m时,排风量6m3/平方.小时。
2.全面排风应从温度最高,湿度最大,有害物浓度最大处排风。
①比空气轻,上部排出;②比空气重,上排1/3,下排2/3。
注:相对密度与≤0.75视为比空气轻,上下部区域排风量,包括该区域内的局部排风量。
3.全面排风吸风口的位置
①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0.4;②排除氢气时≤0.1;③下边缘距地板≤0.3。
2.2.3全面通风量计量
1.消除有害物,公式2.2-1b;
2.消除余热,公式2.2-2;
3.消除余湿,公式2.2-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当数种溶剂的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时,应按分别所需空气量的总和计算。
全面通风也可按换气次数计算,换气次数公式。
空气加热器耗热量计算 :Q=GCp(t2-t1)
2.2.4热风平衡计算
1.风量平衡
质量流量平衡。
2.热量平衡
Tw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选取:对于局部排风及稀释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对于消除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采用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2.5事故通风
1.设置条件
2.设置事故通风应符合下列要求:吸风口位置,排风口位置(应20m;20m时,应6m)。
2.3自然通风
2.3.1自然通风设计
1.设计原则
湿球黑球温度WBGT,表2.3-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2.3-2。
利用穿堂风时,60°~90°,不应小于45°。
夏季室外进风口距室内地面高度≤1.2m;
严寒地区进风口距室内地面高度≥4m。
工业建筑的自然通风量按热压作用计算,但要考虑风压作用对总体效果的影响>23w/㎡,其它地区室内热量>35w/㎡,以及不允许倒灌时应采用避风天窗。
2.3.2自然通风原理
只要已知窗孔内侧的压力差△P和窗孔的面积,即可利用公式2.3-1计算风量。
gh(pw-pn)称为热压(由高差或温度差决定)
余压为正,窗孔排风;余压为负,窗孔进风。图2.3-2(前提是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
正压区,负压区(空气动力阴影区)。
空气动力阴影区的最大高度H=0.3,A为迎风面积。
屋顶上方受建筑影响的气流最大高度H=。
2.3.3自然通风的计算
整个车间的空气温度等于车间的平均温度tnp:
tnp=(tn+tp)/2
1.车间全面换气量G计算
进风窗孔面积计算。
排风窗口面积计算。
进排风窗口面积之比:Fa/Fb=公式(重要公式)。
h1,h2表示中和面距离窗孔a、b的距离。
中和面位置会随进、排风窗孔面积改变而变化。
2.排风湿度计算(三种方法)
1.允许温差
2.高度≤15m,散热均匀,且散热量 ≤116w/㎡时可用温度梯度法,温度梯度值表2.3-3。
3.有较热量系数法(适合强热源车间)
公式m=
m值越大,散入工作区的有效热量越多。
m=m1×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用技术2.2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分析.ppt
- 通用技术2016会考复习之6年会考4年模拟6月15日终极猜想分析.ppt
- 通威猪料,全程性价比更优(宣讲版)分析.ppt
- 通用技术第四章第二节工具设备与常识分析.ppt
- 通用技术制作模型分析.ppt
- 通用汽车APQP教材分析.ppt
- 通用进货检验规范分析.doc
-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课时)解析.ppt
- 通讯与计算机网络作业平时作业(填空题问答和计算题)分析.doc
- 通知的写作分析.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