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加试)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VIP

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加试)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加试)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加试)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光明中学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加试试卷 考生注意: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分为选择、填空和问答题、材料分析题四大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 A.邻国中国和朝鲜的衰落  B.中下级武士的破产 C.培理逼签《日美亲善条约》   D.西南大名的强大 2.1999年西方媒体发起投票推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活动,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马克思位居第一是因为: A.马克思学说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B.马克思学说创立比爱因斯坦相对论要早 C.马克思学说继承了人类历史的一切成果 D.爱因斯坦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新时代 3.“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都像——他本人也力求使他像——一个律师送交对方的普通传票……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 ——马克思1862年10月《北美事件》 文中“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即“最重要的文件”是: A.《独立宣言》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宅 地 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出现贸易逆差的最主要原因 A.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需求少 C.英国商品不符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D.中国手工业产品质地优良 5.1899年英国的印度总督寇松说:“我们若失去印度,我们帝国将日暮途穷了。”这表明 ①随着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掠夺。 ②英国把印度视作英帝国生存的重要条件 ③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 ④印度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工业社会的来临 18世纪60年代到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 率先发生,并迅速扩展到 、 及其他地区,人类进入了 时代。 代替了手工劳动, 和汽船代替了马车与木帆船, 和钢铁等新能源、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与 迅猛发展相适应, 、 、社会立法等新制度和新法规应运而生。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社会 、上层建筑、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等的深刻嬗变。工业革命使 得到巩固和发展,促进了 的扩大和 的形成。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 2.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工业革命开启了财富新源泉,但 和 对立的社会矛盾,也因此趋向尖锐。工业化初期的西欧社会,冲突迭起, 应运而生。 揭露了 的弊端,设计了 的和谐、协作和平等的社会。 和 立足 ,在总结 、吸取 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指明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 的第一次尝试,为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三、问答题(共20分) 1.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指出其共同之处(10分) 2.请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10分) 四、材料简释题(共40分) 1.下面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的1839年,英国政府蓝皮书中记载的斯皮特菲尔兹一个丝织工的证词,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你有孩子吗?” 答:“现在没有了,以前有两个,都死了,谢上帝开恩!” 问:“你是说对孩子的死亡感到满意吗?” 答:“正是这样,谢谢上帝!我因此卸下了养育他们的重担;他们呢,可怜的东西,则免除了尘世间的许多苦难。” 你如何理解这位丝织工的回答?(9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日本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从“全盘西化”到“和魂洋才”的过程。明治维新初期,由于没有东方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可寻,欧化主义思潮在日本风靡一时。盲目的“拿来主义”与“移植”外来文化反映了那时日本现代化的路径与立场。明治维新后期,“和魂洋才”的中庸文化表明,日本既要学习西方,又要避免其所走过的弯路,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