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学习程序.doc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经学习教程 ——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张成   乾坤者万物之男女也。男女者一物之乾坤也。故上经首乾坤。下经首男女。乾坤男女相为对待。气行乎其间。有往有来。有进有退。有常有变。有吉有凶。不可为典要。此易所由名也。盈天地间莫非男女。则盈天地间莫非易矣。伏羲象男女之形以画卦。文王系卦下之辞。又序六十四卦。其中有错有综。以明阴阳变化之理。错者交错对待之名。阳左而阴右。阴左而阳右也。综者高低织综之名。阳上而阴下。阴上而阳下也。虽六十四卦止乾坤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八卦相错。其余五十六卦皆相综而为二十八卦。并相错八卦共三十六卦。如屯蒙之类。虽屯综乎离。蒙综乎坎。本是二卦。然一上一下皆二阳四阴之卦。乃一卦也。故孔子杂卦曰。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着是也。故上经止十八卦。下经止十八卦。周公立爻辞。虽曰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亦以阴阳之气皆极于六。天地间穷上反下。循环无端者不过此六而已。此立六爻之意也。孔子见男女有象即有数。有数即有理。其中之理神妙莫测。立言不一而足。故所系之辞多于前圣。孔子没后儒不知文王周公立象皆藏于序卦错综之中。止以序卦为上下经之次序。乃将说卦执图求骏。自王弼扫象以后。注易诸儒皆以象失其传。不言其象。止言其理。   本朝纂修易经性理大全。虽会诸儒众注成书。然不过以理言之而已。均不知其象。不知文王序卦。不知孔子杂卦。不知后儒卦变之非。于此四者既不知。则易不得其门而入。不得其门而入。则其注疏之所言者乃门外之粗浅。非门内之奥妙。是自孔子没而易亡已至今日矣。四圣之易如长夜者二千余年。其不可长叹也哉。夫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此孔子之言也。曰像者乃事理之彷佛近似可以想象者也。非真有实事也。非真有实理也。若以事论。金岂可为车。玉岂可为铉。若以理论。虎尾岂可履。左腹岂可入。易与诸经不同者全在于此。如禹谟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是真有此理也。如泰誓曰。惟十有三季春。大会于孟津。是真有此事也。若易则无此事。无此理。惟有此象而已。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已。何以弥纶。故象犹镜也。有镜则万物毕照。若舍其镜。是无镜而索照矣。不知其象易不注可也。又如以某卦自某卦变者。此虞翻之说也。后儒信而从之。如讼卦刚来而得中乃以为自遯卦来。不知乃综卦也。需讼相综。乃坎之阳爻来于内而得中也。孔子赞其为天下之至变。正在于此。盖乾所属综乎坤。坎所属综乎离。艮所属综乎巽。震所属综乎兑。乃伏羲之八卦一顺一逆自然之对待也。非文王之安排也。惟需讼相综。故杂卦曰需不进也。讼不亲也。若遯则综大壮。故杂卦曰。大壮则止。遯则退也。见于孔子杂卦传昭昭如此。而乃曰讼自遯来。失之千里矣。此所以谓四圣之易如长夜者此也。德生去孔子二千余季。且赋性愚劣。又居僻地无人传授。因父母病侍养未仕。乃取易读于釡山草堂。六季不能窥其毫髪。遂远客万县求溪深山之中。沈潜反复。忘寝忘食有季。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数季而悟伏羲文王周公之象。又数季而悟文王序卦孔子杂卦。又数季而悟卦变之非。始于隆庆四季庚午。终于万厯二十六季戊戌。二十九季而后成书。正所谓困而知之也。既悟之后。始知易非前圣安排穿凿。乃造化自然之妙。一阴一阳。内之外之。横之纵之。顺之逆之。莫非易也。始知至精者易也。至变者易也。至神者易也。始知系辞所谓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错综其数非中爻不备。二与四同功。三与五同功数语。反作说卦序卦杂卦于十翼之末。孔子教后之学易者亦明白亲切。但人自不察。惟笃信诸儒之注。而不留心详审孔子十翼之言。宜乎长夜至今日也。注既成。乃僭于伏羲文王圆图之前新画一图。以见圣人作易之原。又画八卦变六十四卦图。又画八卦所属相错图。又画八卦所属自相综文王序卦正综图。又画八卦四正四隅相综文王序卦杂综图。又发明八卦正位及上下经篇。义并各字义。又发明六十四卦启蒙。又考定系辞上下传。又补定说卦传以广八卦之象。又改正集注分卷。又发明孔子十翼其注先训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后加一圈方训释本卦本爻正意。象数言于前。义理言于后。其百家注易诸儒虽不知其象。不知序卦杂卦及卦变之非。止言其理。若于言理之中间有不悖于经者。虽一字半句亦必采而集之。名曰周易集注。庶读易者开卷豁然。可以少窥四圣宗庙百官于万一矣。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圣贤立言不自任类如此。德因四圣之易千载长夜。乃将纂修性理大全去取于其间。要附以数季所悟之象数。以成盛时一代之书。是以忘其愚陋。改正先儒注疏之僭妄。未暇论及云。   易学六十四卦启蒙说   易自孔子没而亡至今矣。易亡者何。以象失其传也。故先之以象。此则六爻大象也。诸象则详见易经字义。伏羲之卦主于错。文王之卦主于综。故次之以错综。文王周公系辞。皆不遗中爻。至孔子始发明之。故次之以中爻同体者。文王之序卦皆同体也。一卦有一卦之情性。一爻有一爻之情性。如乾性健坤性顺。此一定不移者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