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我的论文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鉴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小的状况,城市在开发土地时能否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限度的利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集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了解土地现状后制订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案十分有必要。本文选取成都市为实证做了一个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做一个评价,并在此中提出相应的改善办法。分析得出结论,近几年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发展经济同时也要兼顾生态和社会方面的发展,集约利用程度还需要加强。 关键词:土地 集约利用 成都市 评价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urban?economy,?given?the?condition?of?the?our?country?people?much?less?arable?land?area?is?small,?the?city?in?the?development?of?land?can?give?full?play?to?the?maximum?limit?of?land?use?is?a?problem?to?solve,?intensive?utilization?is?particularly?important.?So?after?understand?the?present?situation?of?land?to?develop?a?set?of?scientific?evaluation?scheme?is?very?necessary.?This?article?selects?chengdu?made?a?for?empirical?analysis,?using?the?factor?analysis?method?to?do?an?evaluation?of?intensive?land?utilization,?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improvement?measures?in?this.?Analysis?concluded?that?the?constant?improvement?in?chengducity?land?intensive?utilization?level?in?recent?years,?but?at?the?same?time?also?should?take?the?social?ecology?and?economic?growth?in?the?development?of?intensive?utilization?degree?need?to?strengthen. Keywords:land,intensive?utilization,chengdu,evaluation 1.绪论 城市是人类高度活动并集中的场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周边资源的消费和使用对周边环境和城市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盲目追求土地的扩张,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将带来的后果,这种扭曲的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被全球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势必会增加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在有限的城市土地里扩展建设用地无疑只有大量占用农地,这使得土地空间发展极不平衡。王晓艳,邓良基等[1]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崔娟敏等[2]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进行了评价。李焕等[3]以浙江省为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土地集约利用做了评价。王金地,欧名豪等[4]用FUZZY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扬州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谢天,濮励杰等[5]运用PSR模型把南京市栖霞区城乡交错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探讨了其集约利用的特点和方法。王明舒等[6]利用云模型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帮助。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土地部门借鉴参考,在工作中更加顺手,实时掌控土地现状和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7] 成都市地处四川省中部,介于东经102度和104度之间[7-1],市区以成都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河流交错,全市地势差异显著。全市东西长192公 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2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6万亩。2013年,成都市户籍总人口为1187.99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7-2]。成都市行政辖区不断的调整,形成今天9区4市(县级市) 6县的格局,即: 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彭州市、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成都市户籍人口为1187.9万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