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1第九课《清末新政》51课件全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1第九课《清末新政》51课件全解

预备立宪大事年表 1905年 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9月 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成立“编制馆” 专门编纂官制 1908年8月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议院法要领》 1908年11月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 溥仪继位 1909年 各省成立咨议局 1910年10月 资政院在北京召开 1911年5月 成立“责任内阁” 5、预备立宪 1905年,五大臣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 派往欧美、日本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及随员 “一曰皇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 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和平之邦交,大利二。 一曰内乱可弭。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 ……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 国民不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置。 …… *臣民有合于法律命令之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 *非照法律规定,不得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 …… *议院只有建议之权; *财政支出非与政府协议,议院不得废除删削; *国家预算由议院协赞; *议院只可指弹劾行政大臣,不得干预朝廷黜陟之权; *所议事件,必须上下议院彼此议决后,方可奏请钦定施行; …… ------《议院法要领》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宗室) 协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 大学士那桐(满)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 度支大臣加贝勒衔镇国公载泽(宗室)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 海军大臣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宗室) 司法大臣绍昌(宗室) 农工商大臣加贝勒衔贝子溥伦(宗室)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从内阁成员名单说明了什么? “责任内阁”成员名单 关于预备立宪的材料: 材料一: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材料二:《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材料三: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请思考: 从以上材料中看出,“预备立宪”的目的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预备立宪”是个骗局 学术界对清末新政提出了一下两种不同看法: 观点一:清政府“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没有放一线光明”;“也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而“预备立宪”更是“一个骗局”。——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本》 观点二: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进一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法律,实行了废除科举,建立新军,起草宪法,设立资政院、咨议局等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工业、政治、军事、教育现代化。——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 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另外一种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试评价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