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09-16??字体:【大?中?小】??来源: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 2
4.1 苗木. 2
4.1.1 壮苗标准. 2
4.1.2 苗圃建立. 2
4.1.3 插穗制备. 3
4.1.4 扦插. 4
4.1.5 苗期管理. 4
4.1.6 病虫害防治. 4
苗木调查和出圃. 5
4.1.8 苗木检验. 5
4.2 培育管理技术. 6
4.2.1 造林地选择. 6
4.2.2 无性系(品种)和壮苗. 6
4.2.3 整地. 6
4.2.4 合理密度和配置. 7
4.2.5 栽植. 7
4.2.6 抚育管理. 7
4.2.7 施肥. 8
5 病虫害防治. 8
5.1 病害. 8
5.2 虫害. 8
6 合理采伐.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杨树立地指数表.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各区域适宜栽植的杨树无性系(品种).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主要杨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安徽省杨树速生丰产林生长量指标. 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省速生丰产林项目办公室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一苏、钱滕、傅军、周根土、吴中能、刘俊龙、张明、郑亮、査朝生。
本标准首次发布。
安徽省杨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树速生丰产林的生长量、立地指数指标、培育管理措施(品系、育苗、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更新方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省亚热带型黑杨类速生丰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071-1993《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LY/T 1716-2007《杨树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亚热带型黑杨
又称南方型黑杨,适合我国亚热带地区生长的黑杨派杨树。
3.2 ?苗龄
即苗木年龄。苗木从开始生长到停止生长的一个自然年生长周期。
苗龄1-0????? 表示 1 年生插条苗。
苗龄1(2)-0? ??表示 1 年干 2 年根插条苗。
3.3 ?地径
为苗干基部 1 cm – 2 cm 处的直径。
3.4 ?胸径
树木 1.3 m 处直径。
3.5 ?苗高
地径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3.6 ?根幅
根冠长度,东西、南北向平均值。
3.7 ?造林成活率
成活株数和栽植株数之比。
3.8 ?插干造林
截去根,用干扦插造林。
3.9 ?区域化试验
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进行造林试验。
3.10 ?冠干比
树冠高度与树干高度之比。
4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
4.1 苗木
4.1.1 壮苗标准
参照LY/T 1195-1996规程。
营造速生丰产林,必须采用Ⅰ、Ⅱ级苗造林。
亚热带型(南方型)黑杨插条苗壮苗等级参见表1。
表1 亚热带型黑杨插条苗壮苗等级
a?? 苗龄
b?? Ⅰ? 级
c?? Ⅱ? 级
d?? 地径cm
e?? 苗高m
f?? 根幅cm
g?? 地径cm
h?? 苗高m
i?? 根幅cm
j?? 1-0
k?? ≥3.5
l?? ≥4.0
m?? 35
n?? ≥2.5
o?? ≥3.5
p?? 30
q?? 1(2)-0
r?? ≥4.5
s?? ≥4.5
t?? 45
u?? ≥3.5
v?? ≥4.0
w?? 40
?苗木分级地径比苗高重要,造林苗木除达到上述标准外,还要求苗干通直、苗木充分木质化、顶芽发育正常、无病虫害、苗干无机械损伤及苗根不能劈裂。
4.1.2 苗圃建立
圃地选择
圃地设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有水源、电源的地方。苗圃地要求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疏松、湿润、肥沃,沙壤土或壤土,一般要求土层厚度1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pH值6.5~8.0,排灌畅通。
农耕地和家前屋后育苗,要防家禽、家畜及病虫危害,尤其是地下害虫危害。
整地
冬季深翻耕,深度25cm以上,建好排灌设施;翌年早春,平整土地,精耕细耙,深度20cm以上。圃地为沙壤土熟地,扦插前,可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粘土地,必须冬耕春耙。
土壤处理和改良
育苗前要根据圃地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土壤处理和改良措施。偏砂土壤混拌泥炭土或塘泥进行改良;偏粘土壤掺砂改良;偏酸土壤施石灰或草木灰改良,一般每亩施生石灰20kg~30kg;偏碱土壤施硫酸亚铁改良,每亩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42-201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pdf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题讲座.pptx VIP
- 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pdf VIP
- 七年级的道德与法制下册知识点.doc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卷版).pdf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厂区零星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应急管理部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专题宣贯学习.pptx VIP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归纳.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