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示众》ppt课件1.ppt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现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1909留学日本。1918年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先后出版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并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以《坟》《热风》等十多部杂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903年日本东京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 1933年鲁迅一家 《示众》发表于1925年4月13日北京《雨丝》周刊第22期,后收入《彷徨》。 二、《彷徨》 《彷徨》鲁迅先生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 本书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书的扉页,有作者的题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张宗刚对《彷徨》的评价 “色貌如冰,肝肠似火。” “所属望者殷,所挟持者远,这是鲁迅的深刻。……他(指鲁迅)像一只失群的飞鸿,在浩渺的天空飘飘荡荡,无所归依;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遂外化和升华为一种巨大的创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摄魄之笔,绘出无数旧时代的图景,意态生动,悲壮无匹。其中,对自由的探讨,对人性的扫描,对弱者的关注,对时俗的思考……无不忧愤深广,启人心扉,以其‘智慧的痛苦’,达到和进入了史诗的层次,从而冠绝一代,独步千秋。” ——《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 《示众》的创作时间是1925年3月18日深夜,同年4月13日发表于《语丝》周刊第22期。这第八年后被鲁迅收入《自选集》的小说,在面世之初并不能为读者所理解。一位《示众》的读者写到: 我竟怀着“深夜读禁书”的好奇心理,从书架上把那久被搁置的《鲁迅自选集》抽出来读了。读了其中的一篇小说《示众》,觉得很失望!私衷以为,像那样不知所云的东西,实在是用不着查禁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它自生自灭,在读者间自己失却信用-… 虽然我这里不是正式写评论文章,但指点优劣,却也贵乎实证。《示众》全篇共约三千字左右,作者所着力写的,只是一群看热闹的人的音容姿态,愚蠢表情,以及一种近乎恶浊的气息;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即整个故事的内容是什么?作者始终没有显示出来,他甚至不曾告诉我们被执行示众的是谁?是偷儿强盗抑系反动犯?就在素描的一点上说罢,也显得屑锁,重复,无聊,太过分,打一句话说,《示众》无论如何够不上是一篇完全的作品,而竟发现在鲁迅的自选集里,即就文艺的立场上说,我们是非常惊奇的。难道名作家的作品什么都是满好的吗? 王富仁:鲁迅的《示众》没有主要的人物和命运,没有主要情节,写的只是一个场面和环境,但写的不枝不蔓,错落有致,深沉又生气昂然,并且描写的非常深刻,从这个环境描写中照样可以看到人物精神的沙漠里茫然而焦渴的心灵。 李长之:“故事太简单,称之为小说呢,当然看着单调,散文呢,也不亲切。即使派作杂感,也觉得松弛不紧凑”。 钱理群 :“鲁迅有两篇小说是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就是《示众》。” 阅读与思考: 1、《示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示众》共描写了多少人物? 3、《示众》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何特点? 四、《示众》内容解读 1、《示众》的主要内容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示众》这篇小说揭示的便是这样一个主题。 《示众》是一篇独具异彩的小说。写一个十一、二岁的胖孩子——馒头店的小伙计,还有陆续出场的18个人物——他们都没有姓名、没有性格特征,只有外貌和行动举止,这群萍聚云散的陌路人成为首善之区西城马路上来去匆匆的“过客”,他们汇集到一起看“示众”,可他们也被鲁迅“示众”于大庭广众之中。通过这次“集体示众”,鲁迅为我们揭示了国民麻木的劣根性。 《示众》是鲁迅小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篇,它没有完整的故事,人物的性格也不是分明的,甚至人物连姓名也故意隐去。其目的在于: 塑造一个群像,故意消解一切可能引起看客兴趣的动因,看客们的举动成了一种普遍的纯粹是在无聊中寻找刺激的行为,就使这个“示众”的场面本身具有了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