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費借貸

2009年版本 債各 講義 下冊 董安丹 老師 著 目錄 壹 消費借貸………………………………………………………………………………….p2~7 貳 使用借貸…………………………………………………………………………………..p8~17 参 承攬(1)……………………………………………………………………………….p18~25 承攬(2……………………………………………………………………………………P26~P31 肆 保證………………………………………………………………………………………p32~74 姓名 學號 2009/3/8 壹 消費借貸 消費借貸之意義及性質 消費借貸之意義 消費借貸乃一種契約 消費借貸乃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之契約 消費借貸乃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 消費借貸之性質 消費借貸乃片務契約 消費借貸為無償或有償契約 消費借貸為不要式契約 消費借貸為要物契約 消費借貸類似概念 ◎實務見解 現行第474條: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當事人之一方對他方負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給付義務而約定以之作為消費借貸之標的者,亦成立消費借貸。」 舊第474條:「第 474 條 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 立法理由:88.04.21修正理由:「一、消費借貸,通說認係要物契約,惟依原條文及第四百七十五條合併觀察,易使人誤為消費借貸為諾成契約,而以物之交付為其生效要件。為免疑義,爰予修正。二、當事人之一方對他方負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給付義務而約定以之作為消費借貸之標的者,亦應成立消費借貸契約,否則,必令當事人反覆交付而後始能成立消費借貸,非僅不便,且與社會生活之實情不符。增訂第二項。」 ※ 21年度上字第114號判例: 要旨:借用人向貸與人所述借用金錢之緣由,是否屬實,借用人就其所借得之金錢作何用途,均與消費借貸契約之成立無關。 ※ 42年度台上字第1325號判決: 要旨:合夥字契之內容,僅分受利益而不分擔損失,尤與隱名合夥之要件不相符合。按其訂約之真意所在,不過為一種變相之金錢借貸。 ※41年度台上字第1147號判決: 要旨:按消費貸借並非要式行為,原不以訂立字據或字據存在為要件,本件被上訴人雖未能提出原借據,既有其他證據足為借款事實真正之證明,已非藉詞經清理委員拒絕其參與分配所能否認。 ※44年度台上字第1014號判決: 要旨:被上訴人受吳○仁之詐欺,以借款與上訴人之意思匯寄款項與上訴人,上訴人未得被上訴人同意,逕以為清償吳○仁欠款予以收受,彼此意思並不一致,借貸關係即未成立,上訴人收受此款顯無法律上之原因,不能謂非不當得利。 ※54年度台上字第2720號判決: 要旨:公司對外借款,原不以監事為連帶保證人為成立之要件,系爭款項僅由上訴人等為連帶保證人,既經被上訴人如數貸與,則縱使與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二日該公司第六屆第一次董監事聯席會議,應由董監事全體為連帶保證人之決議不相符合,亦屬公司負責人處理內部事務未依決議案辦理而已,自無從對被上訴人主張本件借貸行為應屬無效。 ※58年度台上字第3167號 要旨:金錢消費借貸之成立,並不以貨幣之現實授受為必要,以在經濟交易上與貨幣授受有同等價值之授受為已足,如免除借用人之舊債務,而以舊債務之金額,為金錢消費借貸之金額,亦無不可。 ※79年度台上字第2722號判決: 要旨:消費借貸,為要物契約,須以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交付為構成要件,如對於交付之事實有爭執,自應由主張已交付之貸與人負舉證責任,此觀民法第四百七十四條之規定自明。 ※ 81年度台上字第2372號判決: 要旨:當事人主張有金錢借貸關係存在,須就其發生所須具備之特別要件即金錢之交付及借貸意思表示互相一致負舉證之責任,若僅證明有金錢之交付,未證明借貸意思表示互相一致者,尚不能認為有金錢借貸關係存在。 ※ 84年度台上字第2587號判決: 要旨:山田○○子因買賣而交付系爭五千萬元與被上訴人,而被上訴人因支票兌現後須退還五千萬元之故,乃書立系爭借據交山田美惠子收執,衡此情形,如系爭借據非山田○○子與被上訴人通謀虛偽意思表示所為而無效,則山田○○子與被上訴人是否係約定將系爭五千萬元改定為借款,二人成立借貸關係,即非全無斟酌研求之餘地。 ※58年度台上字第2392號 要旨:被上訴人係基於消費者借貸關係而請求,支票非可當然代替借據,自應就上訴人有借款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86年度台上字第2031號判決: 要旨:支票為無因證券,簽發支票之原因實有多端,非必因借貸關係始簽發,故簽發支票交付他人提領尚不足以證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