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 “亚圣 ”,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 性善 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 ——性善论,这是孟子思想的基石。《滕文公上》开篇便提到:“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是孟子第一次提到性善,在这里,孟子并没有对性善进行进一步的论述,对性善具体的阐发,主要是集中在《告子》篇里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的。在孟子对人性有判断之时,与孟子同时期的学者,也对人性论持有自己的观点,告子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孟子与告子前后总共进行了三次辩论。第一次辩论,告子以杞柳桮桊之喻论性,他认为性本无仁义,如果要以人之性而为仁义之道,就像是必须要用斧斤砍削矫揉杞柳,残其躯体和本性而做成桮桊。孟子对此进行驳斥,在孟子看来,性者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仁义之性乃人之固有,不能以杞柳桮桊比之。善养长气,存乎仁义,是顺应人的本性的,告子的这种错误的比喻,无异于率天下人祸仁义。第二次辩论,告子以湍水之喻来论性,认为性不分善与不善。孟子再次驳斥,水的确是不分东西的,可是水必然是就下的,这才是水流的本性。人性善,就如水之就不一样,是必然的。如果水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就下而违背了本性,那也是因为有外力的拍打而使之改变的,是迫于情势所影响的。我们所看到的有人性为不善的,也不是本性如此,而是迫于现实利欲等诱迫而为不善的,和水不就下是一个道理。因此《孟子注疏》中孙奭疏曰:“此章言人之欲善,犹水之好下。迫势激越,失其素真。是以守正性为君子,随曲折为小人者也。”最后一次辩论,是孟子对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说进行驳斥。孟子用犬之性、牛之性和人之性之差异来诘问告子,让告子明白虽然犬、牛、人皆是有知觉能运动的生物,但是这三者之性是有所不同的。综合三次辩论,我们能看到,在孟子那里,生是不能等同于性的,性即是天理,未有不善者。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因为有仁义礼智之禀,也就是四端,“四端”说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依据。
仁义理智,我固有之
在整个《孟子》中,有两次着重提到四端。一次是在《告子》篇中孟子答公都子论性善时说道:“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所谓性善,是指其性本善。若为不善,则非其材质之罪,而是舍而失之。之所以说性善,是因为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故仁义礼智为我性所固有,也就是《诗》所说的“民之秉德,故好是懿德”了。《孟子》中还有一次提到四端之说,是在《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总复习纲要2.doc
- 《实验一数据采集与控制输出实验.doc
- 《高考复习地理之初中部分.doc
- 《常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情况调查.doc
-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指导.doc
- 《高考数学高频考点.doc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类.doc
- 《高考状元语文学习经验.doc
-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室建设.doc
- 《家装电路施工详解十分有用.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2020年版)》.PDF VIP
- 2023年北京市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pdf VIP
- 南通大学2023-2024学年《病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docx
- 胸部损伤-教学课件.ppt VIP
- 某银行数据中心搬迁整体实施方案.pdf VIP
- 麦肯锡中国银行业CEO季刊(2020年秋)-麦肯锡-224页正式版.pdf VIP
-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体检标准.doc VIP
- 入党申请书时事政治精选五篇.docx VIP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监理规划49943.doc VIP
- 高中英语3500词【打印版】乱序版3500词汇(带音标120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