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下册复习教案
五年下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
?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第1课老舍的《草原》
1、读课文,注意“蒙古包、好客、同行、似乎”的读音,提醒“吟”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回忆课文大意: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课文围绕了哪句话来写的?(最后一句)说说它的意思和你的体会。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不但风光美,而且人情更美。
从中可以看出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第1段中写了什么?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心里的感受。哪一句是比喻句。
3、课后第2题,读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用书》P4,《课堂》P2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用是牛、马都被草原风光陶醉,如人一样在回味和享受,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5、《课堂》P3
?
第2课《丝绸之路》
1、读课文,注意“戎”的写法。回忆课文大意: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2、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体会。找出首尾呼应的两句读一读。
“丝绸之路”引号的用法: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3、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该如何读课文。
?
第3课《白杨》
1、读课文,回忆课文大意: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回答:
A、从中“我”知道了白杨树的三大特点:高大挺秀、不择环境、坚强执着。
B、爸爸介绍白杨的同时,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当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他们争论;当回答儿子的问题时,他的脸严肃起来;当他看到“高大的白杨树身边……成长起来”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
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就是边疆建设者,这样的写法叫“借物喻人”文中还有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如最后一句,“那几棵小树”就是边疆建设者的儿女,“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如小白杨树一样经受锻炼,长大成为像父辈一样的边疆建设者。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回答
爸爸神情变化的词句:(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爸爸陷入沉思是因为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了孩子的未来。
爸爸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是他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4、《课堂》P4第4题
?
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读课文,回忆课文大意: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2、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3、《每》P5精彩回放
?
口语交际与习作一
本次内容是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信,信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在说说打算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复习信封的写法。
回顾与拓展一
1、交流对西部的感受
2、总结第1、3课在写法上的特点,
《草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白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3、《浪淘沙》,
4、趣味语文,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同样表达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同样琅琅上口;不同的是原诗读起来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这首“词”多了一些委婉曲折之意。
第二单元 永远的童年
第5课《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都描写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
1、读古诗词,注意多音字“剥”。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1)《牧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此诗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unit11重点短语语法句型.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doc
- 《二项式定理k.doc
- 《二次资源”矿山尾矿库整体利用仍存阻力.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1-10首古诗鉴赏.doc
- 《二项式定理与概率复习教案.docx
- 《二项式定理及数学归纳法.doc
- 《二项式定理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doc
-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导学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魔方格.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