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A 第*页 追本溯源拓认知 核心考点培素能 真题集训引方向 素养培优强增分 限时规范特训 金版教程 ·高三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 · 生物 第七单元 第21讲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什么叫变异?是否所有的变异都能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间的差异 叫变异。 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遗传; 由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第2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015考纲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考点一、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 1.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2.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一、基因突变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血红蛋白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替换 CTC GAG GAG 谷氨酸 谷氨酸 缬氨酸 CAT 思考:基因突变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 你知道孕妇为什么不能随意吃药,不能长时间接触手机、电脑、微波炉等电器吗? 3.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间和意义 DNA复制时 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 出现错误 碱基对增添、缺失、替换 基因结构改变 …A2、A1←A→a1、a2… 不定向性 (外因) (内因) (发生时间) 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有丝分裂间期、 减Ⅰ前的间期 意义: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 D 显性突变:a→A,该突变一旦发生即可表现相 应性状。 隐性突变:A→a,突变性状一旦表现出来,该 个体即为隐性纯合子,可稳定遗传。 2.在高杆小麦地里偶然出现一株矮杆小麦,是由于环境引起的还是基因突变引起?如果是基因突变,又怎样验证是显性突变还是隐形突变? ?将矮杆植株连同原始亲本种植,保持土壤和栽培条件尽量一致,观察两者的表现性。若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 ?将矮杆植株与原始亲本杂交,观察F1的表现性。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矮杆植株为显性突变; 若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矮杆植株为隐性突变 2.在高杆小麦地里偶然出现一株矮杆小麦,是由于环境引起的还是基因突变引起?如果是基因突变,又怎样验证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二、基因重组 1. 概念: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 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 类型: 基因重组型 交叉互换型 (减Ⅰ后期) (减Ⅰ前期) 人为的基因重组 意味着哪些生物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如基因工程 3. 意义: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来源, 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思考:精卵结合算基因重组吗? 基因重组有没有产生新的基因? A [答案] A 三、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 类型: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 结果: 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排列顺序,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 思考:易位等同于交叉互换?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显微镜下可见。 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上,属于基因重组,显微镜下不可见。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 (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1. 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减 2. 染色体组: 思考:一个染色体组有何特点? 如何判断其组数? 以染色体组形式增减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 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 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3. 一个染色体组的特点 (1)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有几个组 4. 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2)同种基因,不论显隐有几个就有几个组 AABb AAaBbb Ab C 4.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思考:如何判断某个体为几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 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体细胞中 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5. 多倍体、单倍体的特点 多倍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较大,糖类、蛋白质等含量丰富。 单倍体植株矮小,高度不育。 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应用: 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基因重组 用物理、化学等方法 处理大量种子,使其 发生基因突变,从中 选育出所需品种。 先杂交再自交,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方法简单,提高了突变率.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盲目性大,优良变异少 时间长 效果自评 第*页 追本溯源拓认知 核心考点培素能 真题集训引方向 素养培优强增分 限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