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网友来稿)
《高二新教材——外国诗四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网友来稿)
西子湖畔??
??转引自三水中文优秀教案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遍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那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2.对两首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3.学习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主体。?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方案一
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
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
解题:?
作者及背景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孤独的刈禾者》、《孤独的收割人》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艺术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
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问题二:概括每节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节:孤独的年轻姑娘边收割边唱着凄凉的歌;
第二节:突出表现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人;
第三节:诗人对歌词内容的猜测;
第四节:歌声虽已消失,音乐却在诗人心头长留。
具体研习?
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明确:诗人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里写道:“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
纯而不矫揉造作。”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首先,诗人所描绘的收割人,是一位勤劳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诗人把“她”独自置身于高原广阔的田野上,“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这样活动的人与静止的自然和谐的结合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次,这位年轻的姑娘在艰辛的劳动中用凄凉的歌声抒发自己忧伤的心情,她“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那凄婉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这就为这独特的风景线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愁惨色彩。
再次,年轻姑娘凄凉的歌声震人心魄,引人遐想,“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也许,这歌声也勾起了诗人对悲伤往事的回想,诗人与收割女的心灵已紧紧暗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雄浑的自然,活动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而诗人的心灵也已融合在这美的境界中,因而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问题二:诗人在第二节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收割人”的歌声优美动听?
明确:运用衬托的手法来突出“收割人”歌声的优美动听。
问题三:诗人为什么用沙漠里的夜莺和赫伯利群岛的杜鹃的鸣叫来衬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诗人以两个生动的意境来衬托“收割人”歌声的动人:荒凉的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到夜莺清脆的鸣啭,无疑给艰难跋涉的远行者带来完成征途的勇气和希望;寒冷苍凉的赫伯利群岛在严冬过后一朝出现了报春的杜鹃的啼声,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激扬青春共迎理想”学生会周末活动策划书(校园活动策划书).doc
- “激荡青春,创业我梦”大学生创业文化节策划(校园活动策划书).doc
- “烛梦·希望行”明信片寄语活动策划书(校外活动策划书).doc
- “爱之韵心之声”大型义演活动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小黑板-多带一个”相关活动策划书(校外活动策划书).doc
- “爱在圣诞”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爱迪生之家”DIY吧大学生创业策划书(校外活动策划书).doc
- “特色商品连锁店”项目策划书(策划书范文).doc
- “现场心理咨询”活动策划书(社团活动策划书).doc
- “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团日活动总结_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