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我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docVIP

刘强东:我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强东:我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

刘强东:我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   刘强东:我不是中国互联网“坏孩子” 4月上旬,刘强东在自己的微博上撂下这句话,“李认为自己图书很强大,我斗不过,等着瞧。”“李”指的是当当网的李国庆,事情缘起于去年岁末的图书大战。刘强东下了很大的决心,“图书部门3年内毛利为正、5年内净利为正全部开除。” 而在此之前,刘强东和当当网的李国庆在微博上时常调侃。 当当上市时,李国庆请前女友去庆功。刘强东在微博上调侃,如果有一天京东上市,自己更应该邀请初恋女友来庆功。这么一唱一和,竟成为2010年岁末一件颇为好玩的事情,当当上市那一周,“前女友”成为互联网大佬们的关键词。 因为屡屡挑战规则,也屡屡被封杀,因此,活跃在媒体视野中的刘强东霸气外露,公众形象多多少少有点张牙舞爪;但刘强东并不喜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是个温柔、简单的人。” 出现在北辰世纪中心10楼的刘强东,穿着一件绿色的t恤,外表憨厚,略显木讷。但对熟知刘强东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表象。他行事不墨守成规,敢赌,有魄力。有一个细节似乎可以看出刘强东与当日诸多互联网大佬的不同。 他赔本赚吆喝的起家资本是2000万,是他在中关村5年所赚的全部家当。 而相比于早期互联网的那拨人,刘强东是豪赌。1998年,马化腾等5人凑了50万创办腾讯,史玉柱借了50万搞脑白金;1999年,丁磊用50万创办163,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创办盛大;还是1999年,马云等18人凑了50万,注册阿里巴巴。 误打误撞 这么些年来,互联网大佬刘强东似乎是从一次“抉择”开始的。 2003年,29岁的刘强东已经拥有13个店铺,但sars来袭,短短21天,他就亏损了八百多万,占其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没有坐以待毙,他在论坛上发了一个帖子,当天就成交了6笔生意。岁末,他深思熟虑,关掉了为其提供95%利润的实体店,专心做线上商城。 这就是京东最初的雏形。有意思的是,据说当时的刘强东没上过当当、卓越,甚至没听说过8848。如此细节,或许只是想强调他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误打误撞,但恰好也证实了他在把握市场机遇上的前瞻性。 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选择都是一环扣着一环,刘强东亦不例外。 刘强东1974年出生于江苏宿迁,他骨子里非常有主意,在考大学这个问题上,亦是如此。“我是农村出来的,初中同学大部分选择了考中专或中师,但保送我也不上,我一定要上大学,而且一定要在北京或者上海,别的城市我也不去。” 1992年,他来到了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读的是社会学专业,打算从政,但他很快就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很快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超过10万元),随后又承包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但最终以亏损24万而告终,毕业时他债台高筑。 在一家日资it公司工作了两年并还清债务后,他怀里揣着1.2万元,来到了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就开始了新的事业。没有人支持他,包括他的父母和女朋友。他的行为被视为不务正业,对于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言。 多年后,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没有从政时,他如此回答:“到大三的时候,我就明白,我是不会走仕途的。理由很简单,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社会,有些问题不是哪几个人能解决的。” 在刘强东看来,商业是可控的。当然,京东早年的成长故事一点都不复杂。 无利不起早,是商人的属性。早年,在跟京东合作的小快递公司业务员的意识中,刘强东很“疯狂”,因为他时常做的是赔本买卖,当时进货价2000元/台的冰箱,1980元/台卖出去。 用刘强东自己的话说,“别人卖内存赚10元,我只赚1元,甚至要赔钱。早期想跟品牌厂商直接合作,他们都不愿意。我们也不着急,继续努力……到我们占市场10%以上份额时,我不找他,他也得找我。” 更为重要的是,此时中国最著名的两家b2c公司——当当和卓越亚马逊的主业还是图书零售,在互联网的3c和家电领域,刘强东几乎没有对手。 (Www.qb5200.coM) 几年以后,这个低价与规模谱写的商业故事,被业界戏谑为刘强东最成功之处。利用“低成本、高效率”,京东转变成一家优质的物流以及服务公司,用极低的价钱,快速地将商品直接从供应商送到终端用户。对此,刘强东颇为得意,他认为,这就是京东对厂商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体现。 客观来说,在京东早年起家的故事中,刘强东放弃了利润,这说明了他的远见。就这样过了两年,2006年,京东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岁末,刘强东碰到了今日资本的徐新,她被打动了。 没花一分钱广告费,月增长高达10%;京东当时非常小,做账请的临时工,企业的erp系统是刘强东自己设计的,财务也并不规范。但徐新抽查京东的存货和现金,发现每一笔都对得上。 徐新给了刘强东1000万美金。这些钱,给京东插上了翅膀。后来的故事就众所周知了,刘强东率领

文档评论(0)

mcplj198370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