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两系旱稻不育系蜀鑫1S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docVIP

籼型两系旱稻不育系蜀鑫1S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籼型两系旱稻不育系蜀鑫1S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doc

籼型两系旱稻不育系蜀鑫1S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摘 要: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该文主要对蜀鑫1S在海南陵水高产、高纯度的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蜀鑫1S;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3-04-45-02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加之小麦收割季节较迟以及农村强壮劳动力的缺乏,农业生产急需一种更方便、快捷的耕种方式及配套优良品种。因此,一批旱直播稻品种快速用于水稻生产,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旱直播稻品种主要以常规旱稻或南方的早晚稻为主,该类品种要么产量低,抗性和品质差,要么种植风险高,种植者承受的风险大。而籼型两系旱稻不育系蜀鑫1S的选育,可以解决以上2方面的问题。   1 特征特性   该不育系株高95.2cm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169粒,长宽比3.0,千粒重26g,株型较紧,剑叶直挺、宽长,抗旱强、叶色淡绿,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高,稃尖和柱头无色,谷粒长粒型,性状整齐一致,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可恢复性好;在合肥播始历期为72~78d,主茎叶片数13~13.6叶,在海南陵水11月28日播种,次年3月1日始穗,播始历期93d;2013年8月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田间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类型以碘败为主,花粉败育率99.98%,田间套袋自交不结实率99.93%,不育起点温度为22.5~23℃。   2 繁殖技术   该不育系属温光敏核不育系,其育性转换主要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就目前海南来说,对两系不育系的繁殖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中陵水是两系在海南繁殖的地点之一。陵水自1960年以来近30a2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1℃,温度变幅为18.5~23.4℃,该温度的变化有利于两系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冬季繁殖的风险性小;但陵水冬季风大而有规律,要避开与不同品种的抽穗时期。因此,为了更好地使蜀鑫1S繁种获得稳定丰产,笔者经过几次试验,总结了蜀鑫1S的繁殖技术如下:   2.1 繁殖田块选择 不育系繁殖田块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所用于不育系繁殖田块的前茬是非水稻种植田块,防治落地谷发芽生长,增加去杂工作量,或去杂不彻底而影响繁殖种子纯度,制种直接影响大田用种纯度。   2.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陵水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蜀鑫1S连续3a在陵水的播始历期,安排适当播种时间是繁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要确保蜀鑫1S在安全的敏感期孕穗,在理想的时间抽穗扬花,理想的抽穗扬花时期应是天气晴朗,空气湿度适宜,有利于扬花散粉顺畅,不利于病害的发生,繁殖的不育系种子商品性好。就蜀鑫1S而言,播种期宜安排在11月下旬,次年3月初始穗期是比较安全的,抽穗扬花期温度逐渐上升,更有利于抽穗和扬花散粉,容易获得高产;使百克或浸种灵浸种12h,清水淘洗干净后置通气性好的容器内保湿催芽,严禁用编织袋等密闭不通气的容器催芽。一般在11月底播种,播种量10kg/667m2。   2.3 繁殖田块处理 繁殖田块的前茬应为非水稻类作物,自然隔离条件优越,水利条件好,地块平整,肥力中等,非沙盐地,否则影响种子繁殖的产量;如果前茬为水稻种植田块,应在秧苗栽插前进行落地谷及杂草的处理。在水稻收割后,灌水使落地谷发芽生长,秧苗栽插前20d,进行翻地,3d以后使用水田除草剂进行处理,栽插前再进行翻地、耙匀,彻底去除落地谷及田间前期杂草。   2.4 秧田管理   2.4.1 肥水管理 秧苗2叶1心期施第1次肥,每667m2施尿素5kg、45%三元复合肥7.5kg,当秧苗生长到4叶1心时再施第2次苗肥,施肥量与第1次相同。   2.4.2 田间去杂 移栽前,根据蜀鑫1S的特征特性去除非本不育系品种的其它杂株和杂草。   2.5 大田管理   2.5.1 适时栽插 移栽秧龄不宜过长,当秧龄生长到22~25d时即可移栽,单株栽插,栽插规格为20cm×20cm。   2.5.2 施肥管理 施肥原则为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巧施促花肥。底肥每667m2施尿素4kg、磷肥25kg、45%三元复合肥10kg;移栽返青后,每667m2施尿素7.5kg、45%三元复合肥10kg作分蘖肥;待幼穗分化6期时,每667m2施氯化钾7.5kg作促花肥。   2.5.3 水分管理 前期浅水移栽,插后5d后自然落干,晒田2d,复水施肥除草后,浅水促蘖,至有效分蘖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