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點6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2010·福建文综·T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对明代福建物产及其流通情况的描述,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所选历史材料没有晦涩难懂的文字,字数适当,且多种物产涉及本省各地,体现了试题考查的亲切感和公平性。
【规范解答】选B。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明代福建各地的物产丰富,频繁输往各地,甚至行销海外。题干材料凸显明代福建的物产及其去向,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活跃状态,与B表述吻合,其他选项所表述的交通状况、商贸地位和生产方式变更均与题意不符。
【类题拓展】福建高考对地方史的考查
福建高考从自主命题以来就有考查本省地方史的先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试卷的第14题、第19题和第38题,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试卷的第15题、第16题和第24题。从试题数量来看,两年高考持平;从涉及题型和所占分值来看,2010年高考有所下调;从试题设计来看,2010年高考试题对地方史的考查更为自然和贴近考纲。
2.(2010·上海单科·T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 )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了解,难度一般。
【规范解答】选A。隋唐时期,国家经济贸易鼎盛,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贸易频繁。
【类题拓展】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3.(2010·上海单科·T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命题立意】本题以两个不同地区的庄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对封建经济特点的认识,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D。西欧中世纪和东汉后期同属封建时代,自给自足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的基本特点,西欧中世纪庄园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类题拓展】封建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其特点:
①排斥社会分工,经济活动限制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狭小圈子里,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特点。②生产形式相对封闭、墨守成规,排斥技术进步,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
4.(2010·上海单科·T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命题立意】本题以历史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对某个历史时期的认识。主要检测的是对时代特征的全面了解程度,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B。提炼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数以千计”“青铜重器”“铭文”“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结合西周时期的历史时代特征,排除A、C、D。
5.(2010·上海单科·T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命题立意】本题以经济革命为切入点,重在考查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现象。主要检测的是判断史实的认知能力,难度不大。
【规范解答】选A 。题干主要把握两个信息:第一是时间即“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进步;第二是表现方式即“经济革命”。以此再从选项中抽取对应选择项,判断对错,得出结论。“农耕和驯养”取代“采集狩猎”的进程,被称为“农业革命”。
【类题拓展】近代西方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首先是英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然后是法国、德国和美国。而发展中国家此时却在经济落后中徘徊挣扎。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德国超过英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对亚非拉的资本输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开始。
第三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2023春.pdf VIP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教案.pdf VIP
- 一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个案.docx VIP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大单元教学方案与反思.docx VIP
- 甘肃《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消耗量定额》.pdf
- 高中英语1.5万考点.pptx VIP
- 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全单元课件.pptx VIP
- CFMOTO春风动力450SR S CF400-9(6AQV-380101-3000-11 CN233)摩托车使用手册.pdf
- 水电站砂石系统施工组织设计(221页).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复习必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