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综合提升练(一)分题材突破训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點综合提升练(一)分题材突破训练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 一、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开头两句有哪些作用?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中诗人之“愿”的内涵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点明诗题“归园田居”,表达诗人心忧田亩的心情,引出下面诗人劳作田间的描写和感慨。 (2)希望豆苗能够茁壮生长,自己的劳动能够有所收获;希望自己在污浊社会中能够洁身自好,自耕自食。 2.(2013·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2)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柴扉”“白鸥”“钓船”“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以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炼字以及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1)根据上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提示可写出下句,“鳜”字易错。(2)“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3)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扉”“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抒发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白鸥”“钓船”等意象与隐士生活有关,结合“忘机”一词,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 二、边塞军旅诗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白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①。 将军分虎竹②,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  ①汉家:唐代诗人常常借汉喻唐。②虎竹:古代授予将帅兵权,以兵符为凭信。兵符有铜虎符和竹使符,就是诗中所说的“虎竹”。 (1)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边月”“胡霜”“弓”和“剑”,这些实景、实物,交代了时令(秋天月夜)、地点(边塞)、人物(戎装的战士);用“随”和“拂”把景物连结起来,又逼真地表现了在边地凄清寒冷的环境中行军的情状;以“月”和“弓”、“霜”和“剑”互为比喻,增添了诗的意趣。 (2)赞叹为国杀敌的积极精神以及对将士妻子的劝慰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直上”二字使整幅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从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2)三、四两句用“横笛”“红旗”写人,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加大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这样写不仅是因

文档评论(0)

fv45ffsjj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