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政治一轮模拟题组:必修4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版含解析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1.(2015甘肃兰州高三实战考试,2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效蓝光发光二极管制造难题,改变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之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制造高效蓝光发光二极管难题的解决,改变了人们的认识,②正确;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理想世界的创造要靠实践,①错误;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③错误。故答案选D项。21.(2015江西师大附中高三阶段性考试,2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的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这位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不仅知道成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付诸实践了,因为理论是主观的,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成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排除。故答案选D项。20.(2015河南实验中学质量检测,20,“意识的本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深循环理论认为:青藏高原的渗透水通过跨流域的深循环形式向外围排泄,其中一路水沿着板块之间的缝合带自西向东排泄,在内蒙古高原造山带及周边地区的断裂带、火山口等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深循环地下水。依据地下水深循环理论,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8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材料佐证了(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③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④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实践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深循环理论认为……可能找到深循环地下水”,反映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③正确;依据地下水深循环理论,找到并挖掘出优质矿泉水,说明人们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④正确;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①错误;材料未体现真理的指导作用,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D项。18.(2015贵州贵阳普通高中监测考试,18,“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类初始,对自然存敬畏之心。发展到近代,人类认为可以主宰自然、征服自然。如今,人们发出了要在更高阶段上回归自然的呼声,这将会形成人与自然的“理性和谐”。这一认识过程( )①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②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从敬畏到主宰、征服,再到现在的“理性和谐”,这一过程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到再认识的多次反复逐步进入到由浅入深的更高境界,③④正确,②错误;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①错误。故答案选D项。24.(2015山西太原高三第二学段测评,2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意识的作用”)2014年12月,一种“超级智能”人造皮肤问世,可以让使用者拥有触觉。韩国研究者称,这种人造皮肤与人类皮肤极度相似,富有弹性,像真正的皮肤一样,甚至还有温热感,恰如活体组织。人造皮肤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意识在特定条件下才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①错误;人造皮肤与人类皮肤极度类似,说明人的意识能够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4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单元综合提升.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3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七单元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世界地理单元整合提升.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世界地理第1讲.ppt
- 高考地理(中图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九单元世界地理第2讲.ppt
- 第22课安徒生《皇帝的新装》教案、教学设计.docx
- 第8课《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第20课蒲松龄《狼》教案、教学设计.docx
- 第17课郑振铎《猫》教案、教学设计.docx
- 第2课老舍《济南的春天》教案、教学设计.docx
- 第二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单元测试)2025-2026上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 期末自主测试卷(试卷)2025-2026上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docx
- 第一单元综合素养评价卷(单元测试)2025-2026上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 期中自主测试卷(1-5单元试卷)2025-2026上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docx
- 期末达标测试卷一(试卷)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