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六章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pptVIP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六章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 第一节 曼海姆的生平、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概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第六章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曼海姆的生平对他思想倾向的影响 2、理解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知识社会学兴起的关系 3、理解曼海姆通过分析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内涵来诊断时代精神 第六章 曼海姆的生平、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概论 曼海姆的知识分子生涯; 曼海姆的学术关注点的转变; 曼海姆的论文集; 第一节 曼海姆学术思想引论 (1)曼海姆的理论观点的分散性与不连贯性,与他的生平经历有关。 (2)曼海姆在知识社会学这一领域的开创性,是知识社会学这一分支的领军人物。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构建知识社会学的思想起点 (1)曼海姆把意识形态分为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通过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指出知识社会学的首要任务是知识的社会性或社会情境性。 (2)曼海姆是以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的知识、社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 (3)他提出的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念摆脱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悖论,即否定自身的理论困境。 (4)知识社会学与意识形态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节 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1、“知识社会学”的学科源起 知识社会学一词为舍勒所创,源于德文。 马克思提出“知识社会决定论”,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对象性的关系。 狄尔泰强调知识的社会决定作用与环境制约性。 涂尔干为知识进化学以及知识的形成与功能方面做出贡献。 韦伯在沿袭马克思“知识决定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精神因素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2、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点 (1)政治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是受存在制约的,即由知识持有者的生存条件决定的。 (2)知识社会学不提倡相对主义,提倡关联主义。 (3)用知识社会学对认识论进行改造,使其摆脱个体主义,克服“静态的”真理观。 (4)有必要区分“特殊意识形态”与“整体意识形态”,知识社会学家应采取“普遍论”的整体观。 (5)知识社会学应该关心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研究。 (6)知识社会学将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政治学基础。 第二节 3、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取向——对韦伯的批判与继承 相同点:同样受益于新康德主义和尼采的观点,在各自的方法论上留有印迹。 不同点:曼海姆认为存在问题高于一切历史问题,并没有对“应然”和“实然”做出区分,其对时代精神的诊断暗含的现代性意识在本质上是“黑格尔——马克思的”。 第二节 4、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贡献: 一、接近“反身性原则”,即在知识的社会学考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要服从社会学家的考察; 二、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知识社会学研究重心应放在社会环境中,知识是群体互动与社会协商的产物。 存在的问题: 两类知识划分是否合理,标准是否成立? 两种文化间的歧视现象该不该消除? 隐晦的相对主义态度遭到诟病。 第二节 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理论 (一)曼海姆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辩证的看待曼海姆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修正。 意识形态概念与乌托邦概念是相联系的。 了解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整体概念。 第三节 (二)曼海姆乌托邦理论的内涵 乌托邦这一概念反映了政治斗争中相反的发现,即某些受压迫群体在理智上强烈地对摧毁和改变特定的社会条件感兴趣,以致于他们自觉的在局势中仅仅看到那些否定它的因素。 曼海姆在时间的维度上对比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概念,前者是对过去或历史的沉淀,由统治集团支配,而后者是对未来的憧憬,侧重受压迫群体。 第三节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