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本语文选修(把栏杆拍遍)课件1.pptVIP

粤教版本语文选修(把栏杆拍遍)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版本语文选修(把栏杆拍遍)课件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把栏杆拍遍 梁衡 初读文本 辛弃疾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但是,他的事迹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你读完以后,对这位作家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又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文题思考: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 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 一个叫刘孟节的人, “与世相龃龉”,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辛弃疾与其他文人比较,他的唯一性表现在哪里 经历:以武起事,以词人终 词作:用刀和剑刻成 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 辛弃疾的词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读第8段,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血和泪? 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 2.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时刻摆出一服要冲上前线的样子。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 3.闽南与漠北相隔虽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国情、复国志。 4.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安置几年。 讨论并借助课文的有关分析,为每首词拟一个标题: 《菩萨蛮》———心郁之作 《永遇乐》——— 《摸鱼儿》——— 《水调歌头》——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兵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后归南宋,力主抗金。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带湖近20年,中间虽短期任官,但很快被罢免。到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15-17节中,写到哪些因素逼使辛弃疾由爱国志士成为一代爱国词人的? 辛弃疾是历史上独特的词人,那么本文在介绍他的时候有什么独特性? 引用大量作者的作品 善于做比较 辛弃疾由武人变为词人,不变的是什么? 从辛弃疾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一种精神? 布置作业: 1、任读文中另外四首辛词,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精神内涵。 2、拓展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觅渡,觅渡,渡何处》、《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苏东坡突围》、《不朽的失眠》比较在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的异同。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本词作于乾道4年~6年(1168~1170)。作者南归已8、9年了,却投闲置散,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值此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这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江景。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