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版本语文选修(狂人日记)课件1
1、翻译小序。 2、提问:作者写的这段小序,对这篇小说来说,在写作上、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一、在写作上 1、交代了作者与“狂人”的关系,介绍了“狂人”的病症以及“狂人”的日记,说明了小说的形成及其篇名的由来; 2、有了小序,小说开头就可以省掉对“狂人”的有关情况的许多交代,可以直入正题。 二、在内容上,对整篇小说具有提示作用: 1、交代了“狂人”所患病症系“迫害狂”。 2、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供医家研究”,语带双关,从表面上看,是说把它写出来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而实质是要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病,探求改革社会,救治中华古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 因而,小序对小说表现中心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使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罪恶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写 作 背 景 自主阅读全文,把握内容 : 1、《狂人日记》主要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核心问题是什么? 2、据此可将日记分成几部分?并概述每个情节的内容。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写狂人首先觉察到周围的人吃人,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现象。 (吃人问题的提出) ( ):写狂人进而看到亲人吃人,即在家庭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也存在着这种可怕的现象。 (吃人问题的深化) ( ):写狂人联想到妹子被吃掉,进一步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那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 (吃人问题的反思) ( ):结论。急迫痛切的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对未来寄托希望) 1、狂人提到的“吃人”事例有哪些? 2、本文“吃人”的涵义是什么 研读文本,回答问题: 1、狂人呓语中提到的“吃人”事例有哪些? 历史记载 李时珍的《本》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易子而食;食肉寝皮; 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 现实生活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 人血馒头治痨病; 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2、“吃人”的涵义是什么?(联系以往所学思考一下) 很明显地,“吃人”并不仅仅是现实中真实的存在,而具有一种深刻的象征性含义。虽然,文章中确也提到过人吃人的事例,但这只是皮毛的理解。在以往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譬如他的《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药》中的夏瑜,华老栓一家……他们都成了“被吃者”,因此“吃人”的内涵就深刻的多了: 吃人是一个中心隐喻,它暗指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统治、制度、礼教、文化对人性的窒息与戕害。权势者利用孔孟礼教欺骗宣传,从精神与文化上吃人,使弱小者被被吞噬。 再读课,划出小说中写“狂人”的言、行、想等句子,思考并讨论: (1)变态的心理 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 (2)混乱的逻辑。 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 (3)虚幻的感觉。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狂人是精神病患者,他有着变态的心理,混乱的逻辑,虚幻的感觉;但他的所作所为又表现出他是一个封建文化的反抗者,是一个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孤独的叛逆者,勇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