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本语文选修(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1.pptVIP

粤教版本语文选修(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粤教版本语文选修(边塞战争诗四首)课件1

边塞战争诗四首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1、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 2、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 3、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边塞风光。 唐代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比较阅读:王昌龄〈〈从军行〉〉其一与其四在抒情上各有何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一 作者: 高适,字达夫,郡望为渤海蓓县。天宝八载(749),得睢阳太守张九皋力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753),辞官往河西哥舒翰幕府,任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安史乱起,帮助哥舒翰守潼关。广德元年(763)任西川节度使。入朝后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后人编有《高常侍集》。 抓住文中表现边塞风貌的词,分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光? * * 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作者: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后获罪被谪岭南,又被贬至龙标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边塞诗,闺怨诗轰动一时,有“七绝对手”“诗家夫子”之称。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环境 时序 士卒 风物 景物 悲凉伤感的画面 在一片广漠的边塞之上,一座边城的西边,一座百尺高的烽火楼上,一个戍卒孤独地走上嘹望台,从青海湖上吹来的秋风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凛冽寒冷。此时此刻,戍卒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正是最为浓烈之时。这是一幅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作者在这幅画面中点明了青海烽火城西的眺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思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在孤零零的城楼上,天地悠悠,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形出黄昏独上之情,极缠绵悱恻 缕缕笛声,无限的思愁 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如泣如诉,似征人的叹息,引起万里相思之情。 曲笔:以闺中之思已衬出已愁,更为情深 写得虽是“边愁”,但意境雄浑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只是儿女情愁。 理解曲笔的表达技巧: 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这首诗抒情方式较有特色。前三句叙事,后一句抒情。叙事连贯性较强,实写所见所闻,真实感人;而抒情则虚写,宕开一层,写征人家中妻子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暗示的表现方法。 以音乐入诗,更能表达深情。 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 知识点:边塞诗主题之一: 战争连年不止的哀怨和思念 故乡亲人的凄苦。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 王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 陈陶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策马自沙漠, 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 白日黄云昏。 表现程度之深,感慨之深 诗人骑马从塞外千里迢迢赶到蓟城,登上这座边城的城墙。只见边塞苦寒之地,一片萧条,白日当中,黯淡无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