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奇谋孔明借箭(长春版语文六年下册)第二课时
神机妙算 通天文 识地利 晓人心 明物件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 五更:早上3:00—5:00时分 原文:·······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对面不相见。孔明促舟前进,果然是好大雾! 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原文: 孔明曰:“望子敬(鲁肃)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鲁肃惊曰:“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 肃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 请你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凶狠狡诈,妒能忌贤,一心想刁难,加害诸葛亮。 曹操:生性多疑,不睹虚实,不敢轻意出击。 诸葛亮: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华卓越。 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 1、草船借箭中的“借”可以换成“骗”、“偷”吗?为什么? 2、通过对“草船借箭”过程的分析,你明白了什么呢? 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有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板书设计: 用奇谋孔明借箭 神机妙算 通天文 识地利 晓人心 明物件 二、品读故事,了解人物特点:25′ (一)、提出中心话题: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用奇谋孔明借箭》就是智慧里的智慧。 在本篇文章中, 诸葛亮、周瑜和鲁肃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中相关的句段,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二)、学生展开学习。 2、分析人物——周瑜: ①、师: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四算对物,可以说各方面的因素他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一一做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是“神机妙算”。面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有何感叹? ②、指导朗读:周瑜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那语气应该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③、 师:那么,你认为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如果我们换一个立场来看待周瑜呢? (站在东吴的立场) ⑥ 、总结借箭成功的因素 4、总结写法:人物性格鲜明 4、后人赞诸葛亮: 四、总结全文,作业布置:2′ 1、总结全文::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千百年来,他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2、三国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赤壁风云乍起,战事一触即发,孔明神机妙算,借来的箭怎样还给曹操呢?曹操怎么回甘心被孔明戏弄呢?你们想知道结果吗?请同学们会去拜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3、布置作业: ①、 拜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②、预习下一课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用奇谋孔明借箭 神机妙算 通天文 识地利 晓人心 明物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孔明用奇谋借箭”的“奇”。 2、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读懂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3、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孔明用奇谋借箭”的“奇”。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激发对我国古典名著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情景导入,故事回顾:5′ 观看草船借箭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集体交流: 1、分析人物——诸葛亮 ①、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奇” 师:诸葛亮这个人物让大家印象深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你会用哪个词呢? 学生应首先想到“神机妙算”一词。 师进而提问:“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教师相机板书) ②、“通天文”的“奇”: ③、“识地利”的“奇”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242-201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文说明)》.pdf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专题讲座.pptx VIP
- 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pdf VIP
- 七年级的道德与法制下册知识点.doc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卷版).pdf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厂区零星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应急管理部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专题宣贯学习.pptx VIP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知识点归纳.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