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4.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试题4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省日照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第Ⅰ卷共25个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某地区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判断回答1~3题。 1、该图显示 A、纬度越高,温度越低 B、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 C、最大的湖泊湖区年温差超过24℃ D、最高峰附近年温差、日温差最小 2、该地区 A、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B、地势坦荡河流堆积地貌发育广 C、湖泊是河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D、灌溉农业是最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 3、当图中所示纬线昼夜分布如下图所示(阴影区表示黑夜)时,北京时间是 A、2时 B、10时 C、14时 D、22时 4、读某海岛“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属于向斜成谷 B、砂岩形成年龄早于沉积物 C、图示大陆架上钻探可发现石油 D、大坝建成将加剧河流下游的泥沙堆积 下图表示1960年位于我国某大城市市郊的一个镇多年来三大产业男女从业人员比例变化,读图判断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中男女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B、该镇所在地区几十年来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C、男性从事第二产业人数开始减少的年份比女性早 D、女性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的时间早于男性 6、该镇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 A、就业人口减少导致地价降低 B、人口大量迁出使得总人口不断减少 C、目前第一产业主要为附近大城市供应粮食 D、耕地等土地逐渐演变为住宅用地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左)及其对应的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右)。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右图主要使用RS技术 B、水田距离聚落近,旱地远离聚落 C、图示河流大致自由西北向东南流 D、旱地主要分布于海拔200-250米的丘陵地区 8、该区域主干道路线规划设计最合理的是 9、19世纪中期在中国任职的英国领事官员记载道:“(科举)考试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说明科举制 A、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B、保证了官场清正廉明 C、符合启蒙运动的含义 D、使士人迷信天人感应 10.清人张英在《衡产琐言》中说:“草野之人有十金之积,则不能高枕而卧。独有田产,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独此一块土,张姓者仍属张,李姓者仍属李,勤俭垦辟,仍为殷实之家”。这反映出当时 A、私有财产缺乏保护 B、农民生活温饱有余 C、重农抑商意识浓厚 D、农耕土地产权稳定 11、在探讨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影响的学习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其中内容比较恰当的是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⑥ 12、士大夫们把晚清同治帝在位时期(1862~1874年)称之为“同治中兴”。对此西方学者评论:“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是因为该时期的现代化 A、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没有冲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D、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经历了从①北京-②上海-③广州(武汉)-④赣南闽西根据地-⑤陕甘宁边区-⑥(西柏坡)北京的迁移过程。其中在①③④⑤阶段取得的成就分别为 A、马克思主义传播、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开创、全民族抗战局面实现 B、中国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思想成熟 C、马克思主义传播、国民革命运动高涨、革命道路开创、毛泽东思想成熟 D、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土地革命高涨、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14、右图为深圳名为《闯》的金属雕塑:一位巨人正使出浑身力 量,张开双臂撑开门框,在他的努力下,大门终于打开………象征 着特区建设之初改革者敢于冲破桎梏的精

文档评论(0)

845375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